3月15日,在大龙山脚下的一个小山嘴,朱庆文正带领着一帮工人在此栽种苗木,他们挥锹挖坑、立苗、培土,干得热火朝天。一棵棵新栽的雷竹随风摇曳,一排排新植的蜀桧苍翠欲滴,曾经荒芜的小山嘴顿时荡漾起盎然绿意。
在宜秀区大龙山镇桃元社区,朱庆文是远近闻名的苗圃种植大户,也是一名植树造林大户。他种植有400多亩的苗圃,苗木花卉品种达70多种,不仅在本地市场供不应求,而且远销浙江、湖南等地。近几年来,朱庆文还结合安庆北部新城建设,积极参与新城绿化和高速沿线绿色长廊工程,并充分利用家乡的荒山秃岭承包造林达2000多亩。
现年46岁的朱庆文,曾是当地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2002年,他敏锐地发现,随着我市城区的建设和拓展,城市绿化力度越来越大,绿化苗木产业前景看好。而且,在自己的家乡,就有不少适合种植苗圃的撂荒田地和山场。
对于苗圃种植,朱庆文原本是个“门外汉”。2002年,他通过外出学习取经,掌握了一些苗圃种植技术。当年,他便利用家乡当地的撂荒田地,筹资20多万元,创办了一个20亩的“桃园苗圃”,种植起紫薇、香樟、桂花等绿化苗木。
“我的苗圃自创办以来,就步入高速成长期,苗木、花卉的品种数量和经济效益均得到同步增长。”朱庆文告诉记者,出自“桃园苗圃”的绿化苗木和花卉在市场上很受青睐,一些绿化单位也纷纷前来订购。2005年,他又筹资300多万元,将“桃园苗圃”的规模扩大到150亩。2011年,眼见自己的苗圃种植经营已经步入良性循环,朱庆文又将“桃园苗圃”的规模扩大到400多亩。
3月15日,当记者走进朱庆文的“桃园苗圃”,满眼是绿树红花,满园春色美不胜收。“这棵大香樟目前的市场价格在一万五千元左右,这种桂花树苗目前每棵市场价格三四千元……”听着一旁朱庆文的介绍,记者不禁连连惊叹。另据介绍,朱庆文的“桃园苗圃”通过这些年的发展经营,目前固定资产已达1000多万元。
朱庆文还告诉记者,下一步,他还将继续做大做强自己的“桃园苗圃”,并计划在家乡建立一个花卉苗木大市场,带领家乡人民从事苗圃种植产业,共同走上致富之路,演绎更加优美和谐的“绿色交响曲”。
作者:汪迎庆 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