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大考察目标的内涵和具体的要求未作变动,充分体现了学科思想和学科应用应该具备的技能。
准确把握 考点有“变化”
自然地理部分,将考点“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改变为“锋面、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并且位置前移一行。说明今年的高考可能更加注重从大气运动的角度考查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部分删除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考点,同时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考点前移。考点“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中,相比2012年,将“农业”的位置放置到“工业”之前,说明农业的分量可能有所增加。
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新增考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该考点在2012年考试说明中删掉,而在今年作为新增考点,此处变化其实体现了新增考试内容———选修6“环境保护”的相关学科知识。“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考点前移一行,说明其考查地位有可能增强,这与我国前不久投入应用的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存在关联性。考点“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位置前移。“区域的含义”考点删除。
自然灾害与防治部分,删除了“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主要特点”、“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等四个考点。前移考点“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新增环境保护为考试内容。
世界地理增加“陆地地形分布”,删除考点“陆地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中国地理部分删除“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增加“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此处对比世界地理该内容考试要求的变化,说明今年命题可能以我国相关材料为背景进行命题。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对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特征考查将更加具体。
选择题部分题型示例变化特点非常鲜明,例题涉及的考点顺序基本上是按照高中必修教材章节的顺序来进行安排的,不再像以前那样显得没有章法。从题型示例的变化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新增例题所涉及的考点基本上是“位置前移考点”和“新增考点”。
科学备考 冲刺有“技巧”
针对考试说明中的变化及冲刺复习中的具体情况,地理学科的复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做考虑:
1、依据考试说明,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突出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主要包含有:必修1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必修2的四大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城市区位理论、交通区位理论);及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等。对学生提出对教材的最基本要求———非常熟悉高中必修教材每一章节的主题。重视必修3的复习,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案例,要学会并掌握相关内容的分析方法。如: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森林的开发与保护、能源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产业转移对转出去和转入区的影响等。另外,必修3中所涉及的考点与选修6的考查内容有重合或是相似的部分,熟知教材内容,也会让答题变得更加容易。
2、适当强化读图析图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迁移能力平台。“无图(表)不成题”是地理命题的规律,因此要大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通过读图、分析图,理解地理图表并获取有效信息,全面准确地完成试题解答过程。
3、加强训练,规范学生答题。针对今年新增的选修6“环境保护”这一考点,可通过选用上海卷、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山东卷、海南卷、江苏卷等环境保护试题进行训练,增强应试能力。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研究和总结答案,针对不同类型试题,归纳相应的解题步骤,熟练掌握主观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另外,注意平时培养学生养成仔细审题、正确书写、准确使用规范地理学科术语等良好习惯,减少答题失误。
4、问答题的答题有“技巧”。考生高考时应根据分值确定答题要点数量,答题要点尽量少而精。若没有把握,怕漏答,根据目前的评分标准———答错不扣分,则可以多答;答案尽量具体详细,若是没有把握,可适度模糊处理;一问答一段,每个要点前加上编号,这样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主要在前,次要在后;亦或是把觉得最有把握的要点放在前面,没有把握或是凑数的要点放在后面。在多数情况下,问答题的答案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类似的情节,此时教材语言就可以成为试题的标准答案。
安庆一中 陈金勇 作者: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