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幸福的生活因一场车祸戛然而止,宿松河塌乡斗山河村余应勤10余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这位坚强的妻子用朴实行动诠释了对丈夫的一片真情,她的事迹在当地传为美谈
走进余应勤家,她正给躺在床上的丈夫张礼红慢慢活动着手指。不等妻子开口,张礼红就打开了话匣:“人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俩口子。这些年来,多亏了老婆的照顾,要是没有她,这个家早就散了。”
这原本是个幸福的家庭。1992年,张礼红和余应勤步入婚姻殿堂。一年后,俩人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张礼红在家门口开了3年农用拖拉机,随后到上海一果蔬公司当司机。余应勤也到上海一服装厂当了缝纫工。俩人凭着头脑灵活、正直能干,攒下了一点积蓄。1999年,夫妻俩回乡新建了3间2层的新房子,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但幸福的生活却因为一场车祸戛然而止。2003年,张礼红在帮公司运货途中,不幸突发车祸,导致颈椎中枢神经断裂,全身5处粉碎性骨折。在苏州第三人民医院连续抢救了近一个月。张礼红虽然从死神那里被拉了回来,但却造成了高位截瘫,吃喝拉撒全不能自理。随后,余应勤带着丈夫回到了家中。从此,这个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余应勤一个人身上。
每天为丈夫刷牙洗脸,端茶递水,服伺大小便,这成了余应勤每天的“必修课”。为避免丈夫一直躺在床上生褥疮,每隔几个小时就得帮他翻身擦洗,帮他按摩活动肢体。安顿好丈夫后,还要抢时间下地干活,照顾年迈的婆婆。到了晚上,她也不敢熟睡,到点就得替丈夫翻身,清理大小便,特别是冬天晚上,就更吃力了。这么多年,她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也少有时间走亲戚串门。这样在旁人看来无比艰辛的生活,患有严重关节炎的余应勤却重复了10余年。
“为了给礼红治病,家里的积蓄全部花光了,还欠了不少债。他的身体一直不好,我基本上都是把时间花在他身上,现在也就种了一点口粮。孩子以前在家读书开销不算太大,如今读大学压力不小,学费也是靠申请助学贷款的。家里养了一头母猪,每年卖猪仔有近5000元的收入,加上政府给的几千块钱低保补助,一家人凑合着过日子。”谈起家里的经济状况,余应勤面露难色。
虽然生活艰苦,丈夫的病情也不见好转,但对余应勤来说,陪着丈夫一直走下去,儿子毕业能找个合适的工作,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作者:汪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