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放学路上要走一小时
迎宾小学是宿松县北浴乡迎宾村里学生人数最多的村小,学生多的校园看起来格外富有生机,校长介绍说:“学校有近80名学生,7个老师,从四年级开始。”
6点半起床的孩子:
“我喜欢读书”
今年9岁的何阳阳便是迎宾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去年的9月1日,何阳阳从晓星小学转入迎宾小学,当然她也是晓星小学何祥妹老师的学生。说起晓星小学,何阳阳说:“我一年级到三年级都在晓星小学读书,当时学校一共有12个学生,也都是何老师教的。”对于记忆中的何祥妹老师,何阳阳说:“他上课的时候非常地严厉,下课后特别关心我们,他教会了我不能说谎要诚实,做错事要敢于承认,捡到东西要上交。”
由于家和学校的距离比较远,何阳阳每天6点半不到便要起床,走上1个多小时的路程,才能到达学校,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我喜欢读书,在学校的一天是最充实,最快乐的时间,可以和同学、老师一起学习。”何阳阳说。
一个小时的放学路:
结伴而行不孤单
下午4点左右,下课的铃声响起,老师开始给孩子们排队点名,之后将他们送到路口。何阳阳排在队伍的末端,背着书包,开始了她的放学路。她告诉记者说:“我们学校还有几个同学和我家住在一起的,我们经常约着一起回家。具体多少路程我也不清楚,但是平时要是走得快的话要50分钟,慢的话要1个多小时。我们班也还有其他同学的家比我家还远些的。”
因为要干农活,在农村,父母们都不可能天天送孩子上学,和何阳阳一样走着回家的孩子不在少数。一个小时的回家路,何阳阳走的不算慢。她说:“回去晚了,爸妈会担心。上学的时候多是一个人走,放学的时候和同学一起走,会觉得快些。”
教学设施各方面都很欠缺,没有条件招收到更多的学生来读书,也不能吸引优秀的教师来工作,晓星小学从很多年前就开始只招收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像何阳阳这样读四年级就必须转入迎宾小学,而六年级,何阳阳需要再次转校到北浴乡的学校读书,离家会更远,只能住校。娃娃年纪这么小,家长都不放心。
记者手记
村小撤并不应一刀切
参加新春记者行的采访,这已经是第7个年头。这一次,我走近了距离最远的县城宿松,因为最远,我带上了心仪已久的选题“村小”。知道我前来采访,晓星小学的何老师显得十分不自然,他一直在重复地说着“谢谢,谢谢你们的关心”。在他看来,没有做感天动地的大事,被报道有些愧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寂寞坚守,平凡、平淡的生活和工作着;甘于清贫、扎根山区、奉献教育,这一切却让这些年一直与教育打交道的我久久难以忘怀。石壁小学的吴老师,也是一位不善言谈的人,唯一的期盼是多些人手,更好地教育孩子。迎宾小学的阳阳,话语虽稚嫩,却让人有些揪心。
对于看到的,听到的,除了“感动”,我想还有很多值得思量。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开始于十年前,然而在更广泛的实践层面,“简单地执行”导致这轮布局调整工作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2010年,教育部发文称,教育行政部门在调整中小学布局时,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未来人口变动状况和群众现实需要,自然环境不利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原则上暂不撤并。
从“撤点并校”到“暂不撤并”,人们过多地把目光聚焦在“撤”还是“不撤”,而并没有注意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山区农村村小教学点面临生源少、质量低、运行难、设施旧等诸多困境,同时又肩负着农村基础教育重任。如何解决村小困境,满足学生成才需求是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无论怎么发展,未来的农村还是离不开农民,只有办好农村教育才能让农民心安。学校之于村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有人所说,“村里没了学校,就像家里没有了孩子”。撤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不能简单地“一刀切”。说到底,撤并学校的目的,是为人民办满意的教育,它关乎农村教育的未来,也是一个关乎时代良心的命题。
作者:张丽
相关新闻
- 拧紧“村居消防”这根弦(2014-3-27 18:15:25)
- 体验科学(2014-3-27 18:14:00)
- 金融知识进社区(2014-3-27 18:13:20)
- 自然大学堂(2014-3-27 18:12:35)
- 岳西县五河镇加大森林火情巡查力度(2014-3-27 18:10:10)
- 枞阳县麒麟镇清明防火宣传先行(2014-3-27 18:09:47)
- 潜山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集中资格认(2014-3-27 18:09:23)
- 宜秀区立行立改践行群众路线(2014-3-27 18:08:57)
- 迎江区平整垃圾场地1200平方米(2014-3-27 18:08:31)
- 大观区清理垃圾100多吨(2014-3-27 1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