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八十多岁,没想到还能看到一场正规的黄梅戏演出,真是赶了一回新鲜。”7月10日下午,当怀宁县黄梅戏剧团的车队开进该县公岭镇五岭村,82岁的村民王冬荣激动不已。喜爱看黄梅戏的她之前从来没有看过一场专业的正规的黄梅戏演出。
考虑到村民们晚饭吃得晚,演出定在晚上8点。老老少少搬着板凳坐在空地上,等待着演出开始。《打纸牌》、《天仙配》、《王小六打豆腐》、《戏牡丹》、《闹花灯》等传统折子戏相继上演,村民们越听越喜欢,还有村民向剧团点戏。就这样,演出又增加黄梅戏梁祝选段《十八里相送》。整场演出历时两个半小时。“不用花钱,不用跑路,在自己家门口就能看县剧团唱戏,老百姓现在日子是真好了。”78岁的村民张正如说。
行政村每村送戏1场,每场演出经费由去年的2400元提高至4400元,由政府买单;演出的剧团通过政府招标选定,每场演出演职员不少于15人,演出时长不得少于100分钟。2014年,为了让村民看一场正规演出,我省决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并纳入33项民生工程进行考核。目前,随着各县(市、区)招投标的相继结束,全市各地送戏进万村演出也都拉开帷幕,700多个村庄急管繁弦,受益群众达61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享受到送戏进万村这一文化大餐,在省统一规定标准之外,我市多地还有自己的自选动作。岳西县统筹资金,为每个行政村连送三场戏;宿松县将送戏进万村活动和该县美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开展农村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22个乡镇各安排2场综艺节目;怀宁县将送戏范围从行政村扩大到社区,实现全覆盖。
作者:见习记者 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