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民调”的调解小故事
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大观区山口乡百子山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江生根正伏案疾书,整理着他的工作日记。就是这样一本本工作日记,记录下了一个个“化干戈为玉帛”的动人故事。
网友给他投票,他还不好意思
目前,由安徽省司法厅举办的“寻找最美人民调解员”网络票选活动正在举行,老江是我市推荐的候选人之一。看着网页上一天天往上窜的票数,老江有点“激动”,觉得自己也快成了“网络红人”。可转念一想,他又觉得不自在,“我也没干什么大事,就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么多网友给我投票,还怪不好意思的。”
9月18日上午,记者在老江的办公室见到这位“最美人民调解员”,今年已经56岁的老江看着略显年轻,精神不错。从1993年正式开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到今年,老江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21年。从一个在人群里说话都有点害羞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位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老民调”。
要“和风细雨”,也要“义正辞严”
2012年12月底,百子山村村民杨某驾驶三轮载货摩托车,撞到了在十洪公路上骑自行车的同乡头坡村村民杨某。由于伤势较重,杨某经抢救无效死亡。此事经安庆市交通事故处理中心多次调处,双方都没有接受处理意见。
死者家属听不进任何劝解,将死者的母亲、妻子、孩子送到杨某家生活,这下矛盾被彻底激化了。
“能怎么办?那就多跑两趟,多做思想工作。我相信他们也是懂法律的,只是情感上一时难以接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从岁末到年初,他多次往返于百子山村、头坡村两地,进行调解。终于,在老江的“软硬兼施”下,双方签订了处理协议。在老江的工作日记上记载着,为处理此事,他往返于事故双方家庭达19次,工作日记上记载了20多页调解时的情况。
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社会问题也逐渐凸现:外出打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需要保护,留守家中的老人、子女间的摩擦需要化解等等。这些都成了老江的操心事,为此,他编印了“法律联系卡”,趁过年期间发放给每一个外出者。
生病住院,电话里调解“案子”
这么多年的调解工作中,哪怕一碗水端的再平,也会有人心生不满,甚至会出现一些言语恐吓,打击报复,“说不害怕也是假话,但是怕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管调解的一方情绪有多么的恶劣,老江从来都不动怒,也不退让。
2013年,老江接受了一起财产索赔调解案件,其中一方趁他不在家,将1500元钱交与其妻,希望江生根“在关键时刻帮帮忙”。老江得知此事后,批评了妻子,并将钱送还给当事人,并向对方表示一定会秉公办事,该赔偿的一分钱不能少,不该赔偿的,即使是亲戚也没有用。
2010年9月份,老江因病住院,家人原以为他这下可以好好休息下。可在他住院的两个多月里,虽然人是不能到现场调解,但是每天老江的手机都是处于占线状态,他在电话里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纠纷。
20多年来,老江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达700多件,成功率达99.5%。“我是农村人,知道老百姓的苦,也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各种脾气、性格。在调解纠纷时,一碗水一定要端平,才能做到公正,老百姓的纠纷一件件解决好了,社会才能稳定。”采访结束,老江对记者说。
相关新闻
- 罚款拘留不悔改 再次吸毒被强戒(2014-10-9 17:14:54)
- 途中车辆突爆胎撞上护栏翻车道(2014-10-9 17:14:31)
- 错把油门当刹车 毁了他人私家车(2014-10-9 17:14:16)
- 宜秀公安分局侦破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2014-10-9 17:09:13)
- 宜城今日晴天 最高气温26℃(2014-10-9 17:04:54)
- 民警上路夜查 打击饮酒驾驶(2014-10-8 17:44:21)
- 背街后巷改造需提升“品位”(2014-10-8 17:42:34)
- “十一”长假———消费市场火热餐饮企业(2014-10-8 17:42:17)
- 建筑工地洼地成鸟儿栖息地 各地摄友争相前(2014-10-8 17:41:41)
- 黄金周长江安庆段9万人次安全渡运(2014-10-8 17: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