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2014年,宿松县实现土地流转18.5万亩

  “经过流转的土地也能‘转’出‘金疙瘩’。”新年前夕,记者在基层采访,宿松县先觉村破凉镇70多岁的村民张书炳高兴地告诉记者。

  张书炳家中原来有四五亩田地,原来种植时,儿子都要在家务农,一年下来也就收益三四千元,自从将土地流转给巨峰水稻种植合作社后,每亩土地每年可以领400元的土地流转转让金,儿子媳妇在外打工,每人每个月可以有3000元的收入,家里水稻种植的季节,张书炳在合作社打工,月收入也有3000多元,这样下来一年收入能达到七八万。

  2014年,宿松县实现土地流转18.5万亩。通过土地流转,宿松县户均出租土地5亩,年获租金收入2000元,每年有3、4个月的农忙时节,每人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户均增收15000多元。

  土地流转不仅使农民的收入提高,还将零散的闲置土地集中在一起,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破凉镇五谷村村民李文波投资1000多万元,在宿松县破凉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注册成立宿松县巨峰水稻种植合作社,实行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该公司从2009年的200多亩土地逐步逐步流转到2014年的12000多亩,土地流转资金投入600多万元,育秧能力8000亩的工厂投资200多万元,农业机械投入200多万。

  李文波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如今大规模承包了田地,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复合肥、农药都可以大批量采购,比以前便宜了很多,“直接从厂家购买,省去零销商所赚取的钱,复合肥每吨便宜300元,农药至少每亩便宜30元。以前没有机器生产的时候,90天的水稻种植期,要雇200、300人在田间劳作,每个人每天工资100多元,人工费就得付20多万,现在使用了机械化生产,每台机器只需2个人操作,常年只需要20几个工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