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魏雪娥:给侄儿侄女一个家

2015-1-8 16:02:35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在望江县雷池乡莲花洲村,当地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54年前,家住淮北五河县的魏雪娥,被母亲不小心遗留在如今的同马大堤,幸运的是,他现任丈夫一家好心收留了当时年仅四岁的她,并含辛茹苦地把她抚养长大,视若己出。出于爱的责任,多年后,当小姑子一家不幸支离破碎,她用自己的双手支撑起整个大家庭,如今她的事迹已经成为当地传颂的佳话。

  清贫家庭承担侄子侄女抚养责任

  2014年12月23日,上午10点多,记者花了近3个小时,来到距离市区近百公里的望江县雷池乡莲花洲村。几经打听,找到魏雪娥的家。见到她时,魏雪娥套着一件红格子的旧围兜,花白的头发随意地扎起,她正坐在屋前的空地上扎捆棉花秸秆。她告诉记者,秸秆落成堆,作为柴禾用来烧锅。家里种了12亩棉花地,现在还有2亩地的棉花没来得及收,今年棉花价格与往年相比,收购价低了一块三,只有2块多。如果再不手脚麻利,地里棉花又要掉价。记者从村干部刘详华处了解到,今年58岁的魏雪娥,自己育有一儿一女。家里主要经济来源依靠政府救济和十五亩地,丈夫魏玉年在外地做瓦匠工。2003年,小姑子因承受不了丈夫离家出走,精神失常,留下两个年幼孩子无人照顾,魏雪娥主动把侄子侄女接过来。一大家子相依为命,在清贫的岁月里演绎人间真情。初见到魏雪娥时,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朴实乐观,然而打开话匣子后,记者了解到,她其实有过一段坎坷的身世。

  身世坎坷却笑对人生

  比她小两岁的丈夫魏玉年告诉记者1960年冬,我父母仍然像平常一样在地里干活。突然在堤岸上,一个孩子的哭叫声,让他们放下手中的农活。循声过去,看见小脸冻得发紫的她,正在找自己的妈妈。父母脱下自己的衣服,带着她一路寻找亲人。结果没找到,只好带她回了家。村里当时很多人都劝父母放弃收养。但是父母坚定地说:也是一条命,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饿着她。由于当时不知道这个女孩叫什么名字,父母还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叫魏雪娥。”一晃十四年过去了,1998年,魏雪娥和养父的三儿子魏玉年喜结连理,婚后夫妻恩爱,并有了一儿一女,日子虽然不宽裕但一家人其乐融融。2003年,得知小姑子一家境况后,好心的她主动将抚养侄子侄女的责任揽到自己的肩上。然而生活重担没有压垮这位朴实的农家妇女。作为地道的农民,即使生活再困难,她也始终没有放弃对两个孩子和精神失常小姑子的照料。2012年,生活再次给她出了难题,不幸再次袭来,读七年级的14岁侄女高昭君双腿肿胀,被诊断出肾病综合症,被迫休学。每个月上千元的医疗费,让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可是每次只要看到侄女希望上学的眼神,魏雪娥感觉心被针扎似的痛。于是她背负着近8万元的外债,带着侄女四处求医问药。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侄女的病情靠药物得到控制,并有机会重返校园。

  照顾两个孩子是自己的本分和责任

  记者了解到,魏雪娥自己的一双儿女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年近古稀,本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年纪的她,如今为了一双未成年的侄子侄女,仍坚持每天早上四点多起来,在庄稼地里干农活,天黑才回家。由于长期操劳,憔悴的脸庞,粗糙的双手,变形的关节,使她看起来比同龄人苍老许多。但是一说起侄子侄女,魏雪娥就感到十分欣慰,虽然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算不上出类拔萃,但是他们孝顺、懂事。家庭的不幸让两个孩子也过早懂得生活的艰辛。“他们经常回家帮助我做农活和我说说心里话,和自己养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家里条件不好,每天吃得最多的就是白菜、萝卜,但是他们从来都不抱怨。”魏雪娥说,“小时候,他们怕我不管了,我就和他们说,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们一口吃的,他们才放心。”在她看来,照顾两个孩子是自己的本分和责任,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平常。“我不照顾他们,谁去照顾他们,当初他们一家人收养我,让我有了第二个家,只要我还能做得动,我也不会撇下他们。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