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是一种常见的可食用野菜,春季的田野里随处可见,不仅做菜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在民间,素有“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和“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古谣也云:“三月戴荠菜,桃李羞繁华。”这和端午插艾草、重阳佩茱萸是同一道理,都是人们对预防疾病和强身健体的美好憧憬,这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就开始食用荠菜,荠菜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
3月3日,安庆市中医院科教科主任苏木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显现出对荠菜的偏爱,他说,“荠菜踏着早春小雨的步伐,是先知人间春天讯息的小精灵,有生发人体春阳的作用。”苏木芳介绍,春天吃荠菜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健胃消食。中医认为,荠菜性平,味微甘,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软坚散结、益胃等功效,多食用或药用可治疗夜盲、白内障、结膜炎等眼科疾病和腹泻、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它的临床运用甚为广泛,备受医生的青睐。
此外,据现代药理研究,荠菜中所含荠菜酸能止血,其所含丰富的胆碱、乙酰胆碱等化合物,能降低血压。荠菜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是治疗干眼症、夜盲症的良好食物。荠菜中所含的二硫酚硫酮也具有抗癌作用,可防止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消化道中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预防胃癌和食管癌。此外,荠菜还能退热利尿,兴奋呼吸中枢,对子宫也有较强的保健作用。近年来,现代临床上,运用荠菜预防麻疹、治乳糜尿和产后流血,均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