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办借阅卡扫条形码 乡镇文化站成农民“精神食粮”

  读书、打球、下棋、作画、练书法……3月12日上午,太湖县新仓镇文化站里,农民们在这里各取所需,汲取文化“食粮”。

  汲取文化“食粮”

  记者走近新仓镇文化站,只见馆内四周整齐地排列着一排排书柜,中间摆放着阅览桌,墙壁上张贴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的励志名言。阅读环境安静而温馨。

  “一间堆满杂物的仓库门框上,用纸条写着‘文化站’,里面放着几份发黄的旧报纸和几张断腿的桌椅。”这是63岁的舒何结记忆中30年前的文化站。

  “如今,新仓镇文化站图书室已经升格为太湖县图书馆新仓分馆。”该站管理员戴林芳说,现在图书馆书籍种类多,农民朋友只要办一张借阅卡,借阅时扫一下卡上的条码就行了。

  “要借的书在哪个村的农家书屋里,这里也能查询到。”戴林芳在电脑上打开读者服务中心系统,书籍的种类、流通等信息都能一一查询到。不仅如此,镇内的读者只要办一张借阅卡,在县图书馆借的书可在镇文化站还,在镇文化站借的书也可在县图书馆还。这些图书将在镇内各村的农家书屋实行流转。“书籍流动了,群众的阅读面宽了,图书的吸引力也增强了,每年接待农民读者达3000余人次。除了借阅图书,群众还可以在该站的电子阅览室上网看书,获取更多知识。

  寻觅精神的“家园”

  二楼的活动中心,舒何结正在作画。站在一旁的戴林芳介绍,他虽已过花甲之年,但其所作的水墨画挺美的。

  舒何结说,春节一过,孩子们都外出务工,他感到孤独。“自从镇里建起了文化站,他便常在这里寻找精神‘家园’。”舒何结介绍,一开始只是看看书、读读报,后来在这里认识了会作画、会书法的爱好者,就跟着他们学习。

  记者环顾四周的墙壁,上面挂满了书法、绘画作品,有画山水的,有画人物的,有写楷书的,有写隶书的……

  戴林芳介绍,文化站每年还举办电子琴、书画、乒乓球等培训班,并通过办展览、出诗集等方式为农民朋友展示才华的机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