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养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修复长江水域生态,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3月27日上午,渔业部门在滨江公园举行了2015年安庆长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活动现场,市渔业部门工作人员、安庆师范学院学生代表、渔民代表和社会各界代表共放流“青、草、鲢、鳙”等大规格原种50万尾。
长江流经我市宿松、望江、大观、迎江、枞阳等五县(区),全长243公里,占长江安徽段五分之三。安庆沿江湖泊河流众多,其中万亩以上通江湖泊14个,10万亩以上通江湖泊6个,通江河流7条。这些水域气息生长着100多种水生经济动、植物,是长江主要经济鱼类洄游、产卵、育肥的重要场所,也是长江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区域。自2002年起,我市各级渔业部门每年都要结合长江禁渔期制度的实施,在通江湖泊开展“四大家鱼”等积极鱼类苗种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已连续14年在沿江各大湖泊投放苗种2.3亿尾,投入资金5500多万元,增加江湖成鱼产量3万吨,产值4亿多元。除了增殖放流之外,我市每年春季还同时实施灌江纳苗和种草植螺等渔业资源养护行动。
家住江花小区的市民方叶红说:“开展放流活动有好处,既丰富了长江鱼类的种群数量,也是在提醒我们市民要有生态环保意识。”他希望相关部门还能够注意监管,让这些投放下去的“鱼宝宝”都能平安“长大”。
图为3月27日上午,2015年安庆长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现场,安师院学生代表正在放流。雷琳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