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干部用行动赢得老百姓的支持

2015-6-2 14:47:22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外环北路征迁,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落实?关键靠人。

  4月1日,外环北路征迁项目正式启动。

  4月初,首批土地补偿款拨付到位。土地丈量、兑款工作正式开始。

  4月底,市认证办完成对房屋面积的复核;进村入户、房屋协议签订工作全面展开。

  5月21日,迎江区、经开区、宜秀区全面完成农用地征收工作,面积2100亩;全面完成民房协议签订工作,累计269户、12.78万平方米;完成7家企事业单位房屋征收协议签订工作。

  52天,区乡村三级征迁干部勇当“急先锋”,创新谋划、实干苦干、攻坚克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征迁工作势如破竹,高速推进,外环北路建设打赢了开局之战。

  勇于担当

  妇女主任10天签下21户

  外环北路拆迁,涉及迎江区、经开区、宜秀区三个区共4个乡镇。具体到村,基本是按照干部包保分片式分配任务。

  在迎江区长风乡高松村的征迁过程中,按照分片原则,村妇女主任耿仁艳领到了21户的房屋拆迁任务。乡里定下的完成时限是5月10日。

  从5月1日开始正式进村入户,耿仁艳用了10天时间,让21户拆迁户在协议上签下了字。平均1天签2户。

  “刚开始接到任务的时候,压力特别大。但平时我们都是分片来工作,首先我应该思考和要做的就是尽我最大努力完成任务。”耿仁艳说,关于任务重,她对领导只字未提。

  怎么做到的?

  耿仁艳说,主要是靠她平时工作的积累,她对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如数家珍,而她平时对老百姓的事"能解决就解决,能帮忙就帮忙,能跑路就跑路",也让老百姓对她也很信任。用耿仁艳的话说,这是她做征迁工作"独特的优势"。

  耿仁艳手上有一本征迁工作日志。在到拆迁户家里谈协议之前,她习惯把这一家的家庭情况详细记录下来,找出每一小户对应的政策,根据每家的不同情况,采取什么样的谈话方式和语气,她都要做个安排。"不打无把握之仗",所以,她几乎没有因为哪家不愿签而跑回头路,这样,效率就保证了。

  为了顺利完成征迁任务,她没有时间去照顾自己将要参加高考的女儿。"虽然她有怨言,但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我希望我的担当和努力,对她也是一种激励。"耿仁艳说。

  志坚如钢

  干部连续20天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

  征迁,被称为第一难事。没有不屈不挠的意志、苦干实干的作风,难以成事。

  素来,征地拆迁,都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而在外环北路征迁过程中,安庆干部的表现,不得不让人点赞。

  "说破嘴皮、厚着脸皮、硬着头皮、熬好眼皮、饿着肚皮、磨破胶皮。"在采访中,宜秀区大桥街道办事外环北路指挥部的征迁干部,让人印象最为深刻。

  因为拆迁量多,而征迁干部的人数比别的乡镇少一半多。以往,大桥办总是"拖后腿"。这个拆迁,对大桥办眉山村乡村两级的征迁干部来说,是背水一战,"只允许成功,只允许快速推进"。

  外环北路拆迁,是大桥办第一个以村为主的征迁任务。涉及眉山村农户房屋拆迁58户。从4月28日到5月18日早上5点,58户农户全部签下拆迁协议。征迁干部用了20天打赢了"翻身仗"。

  在人手少的情况下,如何完成任务?指挥部定下了"日调度"的工作制度。所有征迁干部,每天早上8点上班,白天进村入户谈协议,到晚上12点钟回到指挥部,大家坐在一起开调度会。把白天的问题进行梳理,把困难摆在桌子上,大家共同把脉会诊。统一思路解决共性问题,集中智慧专攻个性问题。"事不过夜",第二天早上,大家带着研究出来的方法再去找群众做工作。

  "时间服从工作,别人是早出晚归,我们是早出早归。"指挥部政委何伯兵告诉记者。

  连续20天,指挥部的十多名征迁干部,每天工作时间达16小时以上。有时候,开会开到早上三四点钟,第二天一早8点又准时上班,干部们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靠的就是毅力。开句玩笑话,我们是拿出追女孩的毅力去做拆迁工作。"何伯兵说,对于征迁,他们没有很好的经验,靠的就是一颗热心和普通基层干部钢铁般的意志。

  攻坚克难

  “恋爱式”征迁法啃下“硬骨头”

  或是对征迁政策不了解、或是对补偿标准不满意、或是家庭矛盾难处理······在征迁过程中,"硬骨头" 的存在是难免之事。能否啃下这些"硬骨头",是征迁工作能否高效和谐推进的关键。

  不少基层干部在长期的征迁工作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宜秀区白泽湖乡大枫分指挥部采访时,大枫社区党支书记柏加红和乡国土资源所所长曹敏生告诉记者,他们搭配创新出的"恋爱式"征迁法,攻克了十几户"硬骨头"。

  原来,柏加红和曹敏生两人之前在征迁工作中就有合作,并达成了默契。此次外环北路拆迁,曹敏生主动申请到大枫社区,担任指挥长一职。

  "他是书记,群众和他很熟悉;我在国土所干了二十多年,对征迁政策很熟悉,‘80号令’能倒背如流。我们俩一搭配,完美了。"曹敏生告诉记者。

  二人通过长期的磨合,在入户谈判时,一个入情,一个入理。很多征迁干部没有办法说服的拆迁户,听他们一说,就理解了。

  "征迁工作苦中乐,锻炼干部业绩多。"每啃下一个"硬骨头",曹敏生都要写一首打油诗。曹敏生告诉记者,征迁工作固然难,但最重要的是锻炼了基层干部,让他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创新做法,终生受用。

  心怀群众

  30多年的"黑户"拿到了身份证

  征迁工作,讲原则、守底线,是基本要求。但在征迁一线,干部们心怀群众、以人为本,用真情赢得民心,赢得群众的支持。

  在大桥办眉山村。因为历史遗留问题,50多岁的村民葛积生从1985年起就成了"黑户"。

  此次征迁,葛积生家的户口认证不了。征迁工作人员"特事特办",跑村委会、跑派出所、跑公安分局,找证据。最后,公安局在充分掌握情况后,对他的身份予以认证。

  在拿到身份证的那一刻,葛老流下了滚烫的泪水,并第一时间签下了拆迁协议。

  在迎江区长风乡高松村金家组的征迁户金仁顺是一位五保老人,今年70岁,两个子女早逝,独自一人居住。征迁过后,没有了房屋和田地,老人怎么生活?

  在了解到金老还有一孙子在望江,并愿意把老人接过去住时。征迁工作人员松了一口气,但转念一想,这样也没有办法保证老人生活有保障。

  为此,征迁组找了一家法律事务所,准备了一份家庭赡养协议,对补偿款的管理进行明确的规定。通过法律途径,对赡养一事进行监督。

  在采访中,这样把群众利益紧紧握在手里、装在心里而发生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

  "只有我们把事情做细做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群众才会信任我们,才会支持我们。"大桥办外环北路指挥部政委何伯兵说。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