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用行动赢得老百姓的支持
外环北路征迁,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落实?关键靠人。
4月1日,外环北路征迁项目正式启动。
4月初,首批土地补偿款拨付到位。土地丈量、兑款工作正式开始。
4月底,市认证办完成对房屋面积的复核;进村入户、房屋协议签订工作全面展开。
5月21日,迎江区、经开区、宜秀区全面完成农用地征收工作,面积2100亩;全面完成民房协议签订工作,累计269户、12.78万平方米;完成7家企事业单位房屋征收协议签订工作。
52天,区乡村三级征迁干部勇当“急先锋”,创新谋划、实干苦干、攻坚克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征迁工作势如破竹,高速推进,外环北路建设打赢了开局之战。
勇于担当
妇女主任10天签下21户
外环北路拆迁,涉及迎江区、经开区、宜秀区三个区共4个乡镇。具体到村,基本是按照干部包保分片式分配任务。
在迎江区长风乡高松村的征迁过程中,按照分片原则,村妇女主任耿仁艳领到了21户的房屋拆迁任务。乡里定下的完成时限是5月10日。
从5月1日开始正式进村入户,耿仁艳用了10天时间,让21户拆迁户在协议上签下了字。平均1天签2户。
“刚开始接到任务的时候,压力特别大。但平时我们都是分片来工作,首先我应该思考和要做的就是尽我最大努力完成任务。”耿仁艳说,关于任务重,她对领导只字未提。
怎么做到的?
耿仁艳说,主要是靠她平时工作的积累,她对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如数家珍,而她平时对老百姓的事"能解决就解决,能帮忙就帮忙,能跑路就跑路",也让老百姓对她也很信任。用耿仁艳的话说,这是她做征迁工作"独特的优势"。
耿仁艳手上有一本征迁工作日志。在到拆迁户家里谈协议之前,她习惯把这一家的家庭情况详细记录下来,找出每一小户对应的政策,根据每家的不同情况,采取什么样的谈话方式和语气,她都要做个安排。"不打无把握之仗",所以,她几乎没有因为哪家不愿签而跑回头路,这样,效率就保证了。
为了顺利完成征迁任务,她没有时间去照顾自己将要参加高考的女儿。"虽然她有怨言,但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我希望我的担当和努力,对她也是一种激励。"耿仁艳说。
志坚如钢
干部连续20天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
征迁,被称为第一难事。没有不屈不挠的意志、苦干实干的作风,难以成事。
素来,征地拆迁,都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而在外环北路征迁过程中,安庆干部的表现,不得不让人点赞。
"说破嘴皮、厚着脸皮、硬着头皮、熬好眼皮、饿着肚皮、磨破胶皮。"在采访中,宜秀区大桥街道办事外环北路指挥部的征迁干部,让人印象最为深刻。
因为拆迁量多,而征迁干部的人数比别的乡镇少一半多。以往,大桥办总是"拖后腿"。这个拆迁,对大桥办眉山村乡村两级的征迁干部来说,是背水一战,"只允许成功,只允许快速推进"。
外环北路拆迁,是大桥办第一个以村为主的征迁任务。涉及眉山村农户房屋拆迁58户。从4月28日到5月18日早上5点,58户农户全部签下拆迁协议。征迁干部用了20天打赢了"翻身仗"。
在人手少的情况下,如何完成任务?指挥部定下了"日调度"的工作制度。所有征迁干部,每天早上8点上班,白天进村入户谈协议,到晚上12点钟回到指挥部,大家坐在一起开调度会。把白天的问题进行梳理,把困难摆在桌子上,大家共同把脉会诊。统一思路解决共性问题,集中智慧专攻个性问题。"事不过夜",第二天早上,大家带着研究出来的方法再去找群众做工作。
"时间服从工作,别人是早出晚归,我们是早出早归。"指挥部政委何伯兵告诉记者。
连续20天,指挥部的十多名征迁干部,每天工作时间达16小时以上。有时候,开会开到早上三四点钟,第二天一早8点又准时上班,干部们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靠的就是毅力。开句玩笑话,我们是拿出追女孩的毅力去做拆迁工作。"何伯兵说,对于征迁,他们没有很好的经验,靠的就是一颗热心和普通基层干部钢铁般的意志。
攻坚克难
“恋爱式”征迁法啃下“硬骨头”
或是对征迁政策不了解、或是对补偿标准不满意、或是家庭矛盾难处理······在征迁过程中,"硬骨头" 的存在是难免之事。能否啃下这些"硬骨头",是征迁工作能否高效和谐推进的关键。
不少基层干部在长期的征迁工作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宜秀区白泽湖乡大枫分指挥部采访时,大枫社区党支书记柏加红和乡国土资源所所长曹敏生告诉记者,他们搭配创新出的"恋爱式"征迁法,攻克了十几户"硬骨头"。
原来,柏加红和曹敏生两人之前在征迁工作中就有合作,并达成了默契。此次外环北路拆迁,曹敏生主动申请到大枫社区,担任指挥长一职。
"他是书记,群众和他很熟悉;我在国土所干了二十多年,对征迁政策很熟悉,‘80号令’能倒背如流。我们俩一搭配,完美了。"曹敏生告诉记者。
二人通过长期的磨合,在入户谈判时,一个入情,一个入理。很多征迁干部没有办法说服的拆迁户,听他们一说,就理解了。
"征迁工作苦中乐,锻炼干部业绩多。"每啃下一个"硬骨头",曹敏生都要写一首打油诗。曹敏生告诉记者,征迁工作固然难,但最重要的是锻炼了基层干部,让他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创新做法,终生受用。
心怀群众
30多年的"黑户"拿到了身份证
征迁工作,讲原则、守底线,是基本要求。但在征迁一线,干部们心怀群众、以人为本,用真情赢得民心,赢得群众的支持。
在大桥办眉山村。因为历史遗留问题,50多岁的村民葛积生从1985年起就成了"黑户"。
此次征迁,葛积生家的户口认证不了。征迁工作人员"特事特办",跑村委会、跑派出所、跑公安分局,找证据。最后,公安局在充分掌握情况后,对他的身份予以认证。
在拿到身份证的那一刻,葛老流下了滚烫的泪水,并第一时间签下了拆迁协议。
在迎江区长风乡高松村金家组的征迁户金仁顺是一位五保老人,今年70岁,两个子女早逝,独自一人居住。征迁过后,没有了房屋和田地,老人怎么生活?
在了解到金老还有一孙子在望江,并愿意把老人接过去住时。征迁工作人员松了一口气,但转念一想,这样也没有办法保证老人生活有保障。
为此,征迁组找了一家法律事务所,准备了一份家庭赡养协议,对补偿款的管理进行明确的规定。通过法律途径,对赡养一事进行监督。
在采访中,这样把群众利益紧紧握在手里、装在心里而发生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
"只有我们把事情做细做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群众才会信任我们,才会支持我们。"大桥办外环北路指挥部政委何伯兵说。
相关新闻
- 就业社保 情系民生暖万家(2015-5-29 16:53:48)
- 宣传讲解 计生民生工程政策(2015-5-29 16:53:35)
- 开展防治碘缺乏病 宣传活动(2015-5-29 16:50:44)
- 车辆年检排长龙? 原是启用新安监平台 现恢(2015-5-29 16:46:18)
- 绿化树木“霸占”车道无人修剪 市园林局:(2015-5-29 16:46:04)
- 公司拖欠差额工资 员工讨要“说法”(2015-5-29 16:45:48)
- 安庆好人馆计划于6月中旬完工(2015-5-29 16:45:36)
- 大多数渔民一个月的捕捞期只捕到7、8斤刀(2015-5-29 16:45:01)
- 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最美家庭故事温暖人心(2015-5-29 16:42:33)
- 191家火锅店专项检查开展 两家店卫生不达(2015-5-29 16:39:39)
更多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 外环北路征地拆迁工作系列报道之二
- 桐城市民生工程430个公益性岗位全面开发完
- 安庆首届“十佳护士”“优秀护士”评选揭
- 月山镇好人文化成风尚
- 小小的创可贴你会使用吗?
- 农村生活垃圾3年治理专项行动开展
- 安庆居民养老金缴费标准提高
- 创建文明城:菜贩子摆摊强占车行道
- 长江安庆段整治水上非法运输
- 开展防治碘缺乏病 宣传活动
- 安徽安庆·广州天河书法交流展安庆展开幕
- 户口本上没身份证号码 差点耽误了领结婚证
- 安庆主城区打造一廊双核三组团
- 宜秀区建成数字化城管二级平台
- 春耕备肥已近尾声尿素价格运行平稳
- 桑葚熟了 能否帮你找回儿时记忆?
- 车辆年检排长龙? 原是启用新安监平台 现恢
- 占道严重 先锋巷人行道成“红火厨房”
- 怀宁腊树镇招商引资驶入“高速路”
- 岳西经济开发区顺利完成岳武高速公寓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