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外来生物入侵,很多读者以为离我们生活很遥远,但是它却实实在在存在你我的身边,今年3月11日,我市检验检疫局发布消息称,安庆口岸从加拿大进口的大豆中检出有害生物豚草。这是安徽口岸对该有害生物的首例截获,也是我市一季度第二次从进口豆类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据了解,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首批16种“严重危害”的外来有害物种“黑名单”中,豚草就是其中一种,由于其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极强,难以防治。还有一些我们最常见的动植物凤眼莲(水葫芦)等也在黑名单中。记者连日走访中了解到,目前还未找到十分有效可靠的阻止外来生物入侵的办法,但是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举手之劳,也可以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尽一份力。
入侵品种多样
去年10月12日以来,市汽车轮渡所南岸码头江面被大片的水葫芦“入侵”,给来往船只的行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市交通部门花了一周时间才把这些绿色漂浮物清理干净。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水葫芦是上世纪50年代从国外引入推广栽培的一个新物种,原本作为猪饲料,在我市西小湖等水域也圈养一部分水葫芦吸收氧氮,用来改善水质。但是由于繁殖速度快,极易泛滥,在如今,成了环境公害的典型代表。
除了大家熟知的水葫芦,被称为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病,对林业也构成了不小的威胁。松材线虫自上世纪初在日本发现以来,百年间,已对日本松林造成了致命的打击。1982年,在我国南京首次发现后,不到二十年时间,相继在多个省区发生。相关部门严阵以待。
记者了解到,松材线虫病于1988年首次传入安徽省,从仅有3个以乡镇为单位的疫情点,蔓延到我省的17个县区,我市部分县区也在其中,不少靠松树为生的林农也失去了“绿色银行”。
入侵渠道不同
那么外来有害物种来势汹汹,攻城略地造成的危害巨大,为什么屡禁不止?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渠道多样,有的是人为因素,有的依靠自然传播。
日前,市森防站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林业为例,目前松树面积占全市森林面积的大头,松树品种主要是极易感病的马尾松和黑松。由于商品流通日益频繁,松材线虫病一方面随包装材料及其制品远距离传播蔓延。还有一种方式,松材线虫是通过媒介昆虫松褐天牛从感病树体飞出,一条天牛能一次携带近2万条松材线虫,天牛在健康松树上取食或者产卵时将线虫留在树上。
一旦防控不力,将是毁灭性的灾难。松树一旦感染,最快四十多天就会枯死,一片松林只要三到五年时间即可死亡。单就治理防治这一种外来生物每年需要花费的已达千余万。森防站相关工作人员指出,一旦外来生物入侵,会直接威胁农林牧渔业生产和生态安全。例如我省偏北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美国白娥,一种噬叶高手,目前我市暂未出现。但是外来物种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到我们身边,已入侵的物种会在多地区之间快速扩散,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防治需多层把关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防止有害物种入侵,把好检疫关,强化了进出口动植物产品的检疫,防治从境外传入或者输出。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防治工作。列入审批目录的产品经检疫审批才被允许入境。
但是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由于侵入方式的多样性,要完全阻止有害生物入侵并非易事,单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很难实现。
而且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外来物种,正通过电商的方式,悄悄来到市民的身边。不过相比实体店售卖巴西龟等外来物种的局限性,电商市场活跃得多。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仅搜索“巴西龟”商品,就弹出来2万多个结果。除了巴西龟之外,类似非洲迷你刺猬等外来另类宠物,在网上销售情况都比较火爆。
市渔业部分相关工作人员指出,现在有饲养小动物爱好的市民并不知道自己饲养的是外来有害生物。类似市民家里饲养最多的巴西龟,其实就是有害的外来物种代表,因为其极强的生命力,一旦放生,很多食物被巴西龟抢占了,造成土龟大量灭绝。如果市民不能充分了解有害生物的特性,在放生过程中将有害生物‘放虎归山’,会成为破坏生态平衡的帮凶。建议市民,应主动拒绝饲养或放生这些外来物种。针对市民有放生祈福的习惯,有针对性科学放生,不能放任自流。一旦这些物种进入自然界,因为没有天敌,会引起难以想象的后果。
相关链接
我国分别在2003年和2010年分2批发布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共35个物种。34个省市自治区全部受到影响,以西南和沿海地区最为严重。据农业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中国有40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危及本地物种生存,破坏生态系统,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中,中国有50多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有11种,这11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给我国造成大约600亿元的损失。据调查,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公布的100种破坏力最强的外来入侵物种中,约有一半侵入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