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花甲之年,无非是钓钓鱼、养养花等,悠闲养老,安度晚年。然而,曾身患癌症的大观区海口镇保婴民族村和平组村民江家保,在60岁那年为自己选择了另一种人生。
2月18日,记者来到了大观区海口镇保婴民族村。保婴民族村位于大观区西南部,东临长江,西接皖河农场,是一座美丽宁静的江中绿岛。随着保婴民族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开放,村里老人有了自己的娱乐场所。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书柜上有供老年人阅读的各类书籍,也准备了桌椅棋牌供老人们使用,老人们白天来这里看书、下棋和健身,黄梅戏票友们也在温暖舒适的活动室里唱起黄梅调。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满足老年人养老多样化的需求,拓展了农村老年人白天的生活空间,使老人们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外之家’。”保婴民族村谢新根书记说,但是日常服务也需要跟上。当时,村干部轮流值班,然而由于自身工作原因,经常忙得抽不开身,很难打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日常事务。他们正在犯愁之际,一位朴实憨厚的老人江家保来到村部,虽然他已经过花甲之年,还曾身患癌症动了手术,却主动请缨,义务担任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员”。
“考虑江家保的身体情况,我婉拒他的请求,但他却说身体仍然硬朗,并劝我让他干。”谢新根书记告诉记者,江家保的举动,确实让他吃惊。保婴民族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有图书室、娱乐室和文化活动广场等,每天除了打扫七间房屋和一个文化广场,还要担任图书室管理员,而来往保婴民族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人特别多,事情繁杂。当时,保婴民族村村干部轮流值班,都觉得累。然而,江家保每天早上8点,不管刮风下雨,准时来到保婴民族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把中心七间房屋和文化广场打扫得干干净净,烧好开水,等待老人们来到中心娱乐休闲。期间,他还不时为老人倒水。中午,江家保简单吃个中餐,就一直忙碌到下午5时。关门前,他还不忘仔细检查书籍和娱乐器材等,待关好窗户,锁好门,这才放心回家。
“没水的大山不喘气,没鸟的窝里没热气。现在,子女们都外出打工,老人们在家里冷冷清清的,来到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大家都说说笑笑,时间过得快,也不感到孤独和寂寞。”江家保说,在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他虽然累,但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