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自古给人一种凶猛难以亲近的印象,不仅是女子,甚至连七尺男儿也会因惧怕而“谈蛇色变”。如今,昔日躲藏在野外暗处的蛇,却住进了“集体宿舍”,而让它们住进宿舍的是迎江区长风乡柘林村村民张龙凤。
2月28日上午,记者还没踏入张龙凤的“蛇园”,大气的徽派建筑跃然眼前,右侧一大片金色的油菜花田,与黑白的建筑相得益彰。进入蛇舍后,这里安静得只听见耳边的鸟鸣声,谁也想不到里面盘踞着一条条“面目狰狞”的蛇。
饲养员罗分打开蛇舍大门,里面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一番场景。狭长的过道两侧共有几十个养殖室,每个养殖室都有编号,大小不过十平方米左右,而且全封闭管理。过道的一边墙上每隔几米就亮着一盏荧光灯,显得十分昏暗。
“这里住着的是几个月大的水律蛇蛇苗。”罗分边说边打开2号养殖室,轻轻拿起一条长约20公分的小蛇向记者展示起来。而在过道深处的另一间养殖室里,当重4斤长2米多的成年水律蛇出现在眼前时,记者不自觉地深吸了一口气。
“蛇舍占地共5亩,有无毒的王锦蛇、乌梢蛇和水律蛇,还有2000多条让人闻风丧胆的毒蛇——眼镜蛇。”张龙凤一边带领记者参观,一边介绍起他的养殖经历来。
据张龙凤介绍,柘林村境内蛇多,村民自古就有捕蛇贴补家用的传统。十年前,蛇类活动频繁的季节,村里人一天能捕几十斤蛇,收益非常不错。“近几年,村里野生蛇越来越少,捕蛇的村民屈指可数。我就萌发了养蛇的想法。”
“不同于养鸡、养鸭有着上千年的饲养历史,养蛇这个行业起步晚,技术含量高,对环境的温度湿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只有严格执行才能保证蛇有较高的成活率。”张龙凤说,他花了一年时间,从全国各地“取经”,才回乡当起了“蛇司令”。
2013年3月至今,张龙凤也经历过挫折,感到过迷茫,他却没有丝毫退缩,而是积极总结教训。从一开始蛇舍里的3000条蛇,逐步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条,张龙凤的养蛇经验越来越成熟,在这条路子上越走越稳。
张龙凤说,这些成果离不开蛇舍每一位工人的努力。罗分是整个蛇舍里与蛇最亲近的驯养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与蛇“打交道”,清扫蛇舍、给蛇换水、放食。
“刚到蛇舍里上班的时候,我连正眼看蛇都不敢,后来被蛇咬过几次,加上时间久了,不但不觉得害怕,看到蛇吐蛇信子的样子反倒觉得可爱,每天也只想着怎么更好地照顾这些小家伙。”罗分说。
“我们这里的每个人都被蛇咬过,还有一个工人被眼镜蛇咬过两次,休息了几个月才痊愈。”罗分对记者说,蛇一般不会无故攻击人,但整日与蛇接触,难免被蛇咬伤。
在张龙凤的蛇舍里,蛇一般养到16个月大就会出售,主要销往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一斤蛇肉均价100多块钱,品质好的眼镜蛇最高一斤能卖到200多块钱。
“蛇身上有很多宝,后期我想主打本地市场,让更多的家乡人尝到蛇的美味,让养殖蛇‘爬’上餐桌,与野生蛇相比,养殖的蛇类寄生虫和病原体较少,食用更安全。”
另外,据记者了解,张龙凤不但自己养蛇,还带动了周边的村民养蛇,带领大家共同通过养蛇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