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村民田间张网捕杀野生鸟类 森林公安:尽快处理

2016-3-4 14:42:05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村民反映】

  受国家保护的鸟类

  丧命渔网中

  这名叫“安安”的村民给安庆晚报记者发来了3张其拍摄的照片。第一张照片中,一只猫头鹰悬挂在渔网上,一只脚和一部分翅膀缠在渔网中,圆圆的眼睛瞪着镜头,看得出来仍然是活着的;第二张照片和第三张照片中的两只野生鸟已死亡,全身都裹在渔网中,头颈无力地耷拉着。

  “安安”告诉记者,第二张照片和第三张中的两只应该是同一种鸟类,他不知道名字,但都已经死了。猫头鹰是活的,是他解救了下来。

  安庆师范大学爱鸟人士张家昶告诉记者,“安安”拍摄的第二张和第三张照片中的鸟儿是燕雀,属国家三级保护鸟类。

  “安安”说:“我是春节前一个星期回家的,那时候渔网都已拉起来了,捕杀的都是野生鸟类,很多都受国家保护。由于渔网比较细,鸟儿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就被粘上去了,它们越挣扎,渔网裹的越紧。而猫头鹰又是晚上活动,更容易被粘。”


图为村民在田间竖起的渔网

  【记者调查】

  田间竖20张网

  等待鸟儿“自投罗网”

  2月27日,记者驱车来到“安安”所反映的桐城市范岗镇练潭村附近。车辆过练潭大桥,向右行驶上圩埂,在左边的农田里,记者看见了那些竖起的渔网。这些渔网两端系在长3至4米的竹竿上,竹竿插在农田的圩埂上,渔网长短不一,但大部分都有40至50米。

  记者顺着北面与练潭圩平行的一段小圩埂,走到农田里。在小圩埂上,光秃秃的树干之间,也被人拉了两张渔网。由于圩埂上的风较大,这里用来固定渔网的竹竿,明显比下面农田里的竹竿要粗许多。这两张渔网长度都在50米左右,渔网的多处都破了洞。一些鸟儿的羽毛粘在渔网上,鸟儿已经不知去向,但圩埂的地面上,随处可见鸟儿的羽毛。

  从小圩埂走到北面的农田里,视野范围内尽是竖起的渔网。记者数了一下,一共有20张渔网,分散在这块区域里。尽管渔网很细,不容易看到,但农田间每隔几十米被风吹弯的竹竿却随处可见。记者现场看到,除了南边靠近圩埂的第一排农田边没有插上绑了渔网的竹竿,其余农田边几乎都有竹竿。在一片农田边拉的渔网上,有5只小鸟被粘上,大多是燕雀、麻雀这些小鸟,看上去死了多天。在拐角处的地面上,散落了一大堆黑色的鸟儿羽毛,渔网也破了个大洞。

  陪同记者采访的“安安”向记者介绍:“拉网的不仅仅是一、两名村民。村民们会在下午去田间将粘上去的鸟儿拿走,像麻雀这些小鸟粘上去,没人会要。只有猫头鹰等大鸟粘上去了,才会有人拿走。”


一只猫头鹰被渔网网住

  【村委会】

  村委会管不了

  也没有权力管

  2月29日上午,记者电话联系了桐城市范岗镇练潭村村委会书记刘云风,其承认有部分当地村民每年的秋收后,在农田里拉网捕鸟。

  刘云风告诉记者,村民们捕鸟主要是为了食用。

  记者告知刘云风,有村民拍到渔网捕到猫头鹰的照片,但其并不认可。他说:“我们这里没有猫头鹰。”

  记者随后咨询了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范志强老师。范老师告诉记者,在安庆是有猫头鹰的,那个区域出现短耳鸮(安安拍摄的照片中猫头鹰的学名)也很正常。“我本人都看到过好多次。”

  对于村民拉网捕杀野生鸟儿的行为,范老师说:“这是不允许的,要向森林公安进行反映。”

  采访中,刘云风还告诉记者,村委会虽然知道这个情况,但没有权力管。“我们管不了,村里怎么管?最好有关部门对这个区域进行拉网式的检查。”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安徽中皖律师事务所张金金律师,张律师告诉记者,在一些农村,由于村民们法律意识不强,喜欢捕猎野生动物食用或出售牟利,这属于违法行为,公安部门可以给予行政处罚。如果村民捕获的是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以及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以及驯养繁殖的上述物种,将会构成刑事犯罪。“建议村委会和有关部门做好宣传工作,切实保护好野生动物。”

  随后记者将这个情况反馈给了安庆市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该局法制科的工作人员程媛媛表示,将联系桐城市森林公安分局。“我们会尽快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情况。”

  记者手记

  练潭村靠近菜子湖湿地公园,刚刚走上练潭圩,树丛中就不时传来各种鸟儿的鸣唱声,这是在城市中很难听到的声音。鸟儿欢快的鸣唱声,似是在倾诉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采访中,记者所看到的情况让人心惊,各种鸟儿的羽毛粘在渔网上随风摆动。看着渔网下一堆堆鸟儿羽毛,记者能想象到,那些被粘在渔网上的鸟儿被拔光羽毛的情景。而按照练潭村村委会书记刘云风的说法,每年秋收后,都有村民拉网,时间持续四个月。如此漫长的时间,又有多少鸟儿命丧在这些“利器”之下?年年如此,为何相关部门毫不知情?练潭村村委真的毫无办法,只能看着这些野生鸟儿殒命吗?

  记者认为,只有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所在,才能有力对抗“不作为”,才能真正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