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洪灾中那些温暖人心的力量

2016-7-5 12:35:19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连日来的强降雨袭击我市,全市多地湖库塘堰爆满,大小河流洪流滚滚。在山洪和积涝的双重夹击下,各地农田受淹,桥梁出险,山区道路险情不断,低洼处、危房里的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雨情就是警报,汛情就是命令。全市各级领导纷纷到岗到位、一线指挥防洪救灾。各地干群迅速奔赴防洪防汛、抢险救灾的第一线,保卫家园、保卫安宁、零伤亡、少损失成为他们的共同目标。

  圩堤河堤上,巡堤查险的脚步密集而坚实;险工险段处,抢险分队的身影迅疾而坚定;洪水围困处,武警部队的官兵来了,冲锋舟、大巴车来了,搜救遇险群众、安置受灾群众、照顾老弱病残、守护灾区稳定,各项抢险救灾工作正有序有力有效展开,日夜持续。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他们凝聚成全市抗洪救灾的骨干力量,温暖着全市人民的心。


7月3日省红十字会救灾物资运抵桐城孔城重灾区。 汪明 摄
 

  上阵“父子兵”

  7月1日晚11点多,家住桐城市孔城镇中心社居委伍庄组的张国富从睡梦中惊醒。他发现自家平房已经进水。大水来得太快,情急之下他赶紧叫醒家人,撤往大嫂家房子二楼。

  7月2日凌晨,孔城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向上级紧急申请调拨的一艘冲锋舟下水。由安庆军分区部队战士和当地社居委成员组成的搜救小组,立即展开救援。冲锋舟穿行在树丛间和街巷中,挨家挨户搜寻,把一户户被困群众接上船,送达安全地带。

  该镇红庙村合冲村民组居户家水淹到了门楣,10户人家28口人首先被救出,当地抢险应急小分队负责人许柏根介绍,老街社居委和中心社居委被困145人。按照轻重缓急,先救儿童和体弱多病老人。由于老街居民居住较为分散,挨家挨户排查,冲锋舟穿行速度慢。到7月2日上午10点半,解救被困群众46人。余下的全部撤走估计要一点时间。许柏根说,指挥部下了命令,不管有多难,要确保不漏人。

  安庆军分区参与此次救援的士兵小沈,脸上还透着稚气,他在冲锋舟上来来回回,连续干了十几个小时,身上淋得透湿。孔城镇中心社居委民兵营长张鹏也显得很疲倦,他在防汛抗洪值班一干就是三天,当冲锋舟在小巷里摸索不能开动引擎时,他毅然跳进水里,推着冲锋舟往前走,手臂上的肌肉在大雨里不自觉地抖动着。冲锋舟上的父亲张顺发心疼儿子,要替下他,结果成了父子齐上阵。

  在风雨中等候撤离的张国富一家六口终于上了冲锋舟。他说,“今年的雨尤其大,水浸得深。现在一家人获救,真要好好谢谢政府。”

  冲锋舟在风雨中一次次驶远,一次次满载而归。救援仍在继续……

  保民、保堤两手抓

  7月2日上午,桐城市金神镇联圩村焦屋组67岁的中风病人李芳武和老伴住进了“新家”——当地一所中学的临时安置点。作为该镇被转移群众的集中安置点之一,学校已安置当地群众200余名,还有转移出来的群众正陆续“住”进来。他们几乎都来自该镇联圩村、包圩村。

  6月30日17时至7月1日20时,桐城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流经金神镇的龙眠河处于高水位行洪,万亩大圩—包兴联圩出现严重内涝,圩堤告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告急。

  为了群众的安全,该镇从6月30日起,开始转移住在危房里、房在低洼处的群众,全镇16个村经排查、动员和组织,陆续转移出身处险境的群众。他们被集中安置在当地学校。在每个安置点,该镇安排专人负责被安置群众的吃、喝、用、住、医,确保他们住得安心、吃得放心、有病能医。

  李芳武是当天早上被抢险人员抬到安置点的。他刚住下,就有金神镇中心卫生院的驻点医生为他做了身体检查,配发的热水瓶、洗漱用具也陆续到位。更早的时候,包兴联圩的腹地——包圩村7月1日连夜转移出群众200余名,由大巴车、面包车送往集中安置点。

  设在村部的包兴联圩防汛指挥部,人来人往,忙而有序。驻守在此的该镇干群刚刚送走了一个不眠之夜,又迎来了紧张的黎明。指挥部墙上的告知牌上显示着当日的长江水位和内河水位。全长约19公里的大堤,已分成五段把守,指挥部则离历年出险最多、防守压力最大的上湾、红卫段最近。

  7月2日清晨,西闸段沙场村民组等处,被巡堤查险人员发现4个隐患点,有的是小渗漏,有的是小管涌,镇村干部、镇水利技干紧急会商后,除险工作随即展开。一支有10名水性好、抢险经验足的村民组成的下水抢险队,随即赶赴“前线”。

  为了保住大堤,该镇已新增抢险砂石700立方、木桩150根、新调大型挖机、铲车各1台。120名镇机关干部已全部到岗到位,日夜带领当地群众巡堤查险、排险。

  截至目前,包兴联圩大堤未出现重大险情。包兴联圩大堤外,洪流滚滚;大堤内,安宁依旧。当地村民说,等安度此轮洪峰后,包兴联圩将创造39年屹立不倒的记录。

  小场景,大情怀

  7月1日凌晨2点左右,预报的降雨如约而至,随后一天一夜的降雨量累计接近300毫米,岳西县黄尾镇的干部群众经受着今年梅雨季节里最强降水的考验。

  “老王,老蒋,镇上干部马上就到,趁现在雨还不大的时候,让声秀在村部值班,我们分头到几处地质灾害点和那些危房户家,做做群众工作,能转移的先转移,不愿意转移的等他们来了以后,再一起想办法,到时候就算是抬也得把他们抬走。”在回村的车上,该镇门楼村党支部书记郑吉祥就对村干部进行了分工。

  在乡间道路上穿行的郑吉祥右手提着塑料袋还得撑着雨伞,左手不是接电话就是拨电话,几乎没闲过。“刚才不是给你打电话了嘛,说好了要转移的,你怎么还在家?”当看到新生组郑月香家的大门开着,郑吉祥赶忙进去。“你这里是地质灾害隐患点,而且你房子还是砖瓦房,下这么大的雨,很不安全,赶快跟我们一起走。”郑吉祥说。

  “县里都启动防汛III级响应了,你必须转移。”“我们是为你的安全着想。”“有什么舍不舍得的?一旦出了事,别说你的那点家当没有了,人都没啦。”“你记住,人在就会什么都有!”无论是打电话,还是在转移群众的现场,郑吉祥总是这样一遍遍跟群众解释,直到把人员转移出来,安排妥当。

  7月1日深夜1点半左右,村部附近突然传来“嘭”的一声闷响,正在值班的郑吉祥跟其他两人一起条件反射般从椅子上弹起来。“把其他几个人叫起来,我们赶快去看看。”

  郑吉祥跟值守的村干、镇工作队一行八人分成两班,把门楼村部周边所有民房的屋前屋后看了个遍,把附近走过的村道又走了一遍,没有发现异样,这才放心地回到村部。

  “有可能是前面河道的某个地方塌方了。”等巡查的人都回来后,熟悉门楼村一草一木的郑吉祥分析着,“只要没有倒房子,只要没有群众伤亡就好。”经过这样一番折腾,郑吉祥跟大家仍然心有余悸。

  7月3日一早,在安排好进村道路的抢修事情后,眼睛充满血丝、脸上略显疲惫的郑吉祥又跟大家一起分片去查灾核灾。“新春啊,昨天晚上新国跟新文是住在你家吧?”“那就好,在预警没有解除之前,你都不能让他们回去啊。”在青天组,郑吉祥反复叮嘱着村民胡新春。

  每到一处,郑吉祥都会把党员叫到一起,“这雨还没停,根据天气预报说,近几日可能还会有大雨。你们是党员,这里就拜托你们了!”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