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很多市民没有形成良好的车辆停放习惯,有时候图方便省事,将自行车或电动车直接停在非机动车道甚至慢车道上,成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上的一个“顽疾”——
为规范非机动车的停放秩序,从9月7日起,我市在集贤南路、龙山路、宜城路、沿江东路等35条主干道的人行道上施划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非机动车停车位,解决全市16万多辆自行车、电动车的车辆停放问题。
连日来,安庆新闻网、安庆日报记者相继走访了我市的多条主干道发现,非机动车停车位施划工作已接近尾声,但自行车、电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依然存在。市民没有形成良好的停车习惯,管理力度薄弱,缺乏处罚依据,没有违停非机动车拖移后可以安置的非机动车停车场,成为制约非机动车规范管理的瓶颈。
停车位焕然一新
停放乱象依旧
10月24日,记者走访了纺织南路、曙光路、湖心中路等处,带有P字图案、带有指示箭头、写明线内停车的非机动车停车位标示牌非常醒目、亮眼,标识牌所在地的地面上则涂有自行车标志。路面上的非机动车停车位焕然一新,但非机动车车辆停放缺乏管理,市民随意停放情况比较普遍。
10月24日下午,在纺织南路菱湖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门前,一个新施划的非机动车停车位上没有停放任何车辆。而在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旁边的人行道上,自行车、电动车随意停放。新地城广场周边是非机动车停放较多的区域。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既有遵守规定自觉将非机动车停放在停车位上,也有不守规矩就在慢车道上随意停放的。
下午4时,记者来到菱湖南路,这条道路上施划了不少非机动车停车位,但乱停乱放现象也颇为严重。有的商铺门前的非机动车停车位被小汽车占据,有的停车位内,自行车、摩托车横着停放,很是杂乱。在二中大门附近,记者看到市民的电动车随意停放在沿街店铺门口,而旁边不远处就是非机动车停车位。
管理缺少依据
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据了解,在今年5月召开的市文明委主任(扩大)会议上,我市明确将人行道上的车辆停放由城管部门统一管理。市城管局执法督察科科长斯永生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很多市民没有形成良好的车辆停放习惯,有时候图方便省事,将自行车或电动车直接停在非机动车道甚至慢车道上,成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上的一个“顽疾”。此外,有的市民骑电动车骑到半路没电了,就在沿街店铺门前充电,也造成了停车乱象。
“目前,《安徽省城市管理条例》上对非机动车不按规定停放,没有明确可采取处罚金额规定。对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还是以城管执法人员的劝诫、指导、纠正和督促为主。如果要采取拖移措施,因为目前没有专门的非机动车停车场,那么拖移后的非机动车,该停在哪,又是一个问题。”市城管局副局长方武章坦言,对于非机动车车辆停放管理,城管部门在边干边探索,先治乱、后规范,寻求建立长效机制。
从10月份开始,我市以菱湖南路、龙山路、孝肃路、宜城路、湖心中路、吴越街这6条道路为试点,进行非机动车车辆停放的市场化探索,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由公司化文明劝导员进行劝导。同时,从10月20日开始,我市学习上海模式,组织公安、城管组成联勤执法,进行社会治安联勤,同时文明劝导员也会积极参与到市容管理中来,相信这一新举措,对整治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会发挥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