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道窄障碍多 管护不到位 农村公路"村村通"亟待"给力"

  11月9日上午,市民陆先生致电《安庆晚报》热线:近些年来,我市农村“村村通”公路建设如火如荼,许多泥土路如今都成了水泥路。然而,一些“村村通”公路由于只有3米多宽,车辆通行不畅,加上路面管护不到位,树木遮挡车驾驶员视线、路面沙石多等诸多原因,交通事故频发。希望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记者调查】

  路窄障碍多 管护不到位

  陆先生家住迎江区长风乡新义村。陆先生告诉安庆晚报记者,他家门前原先是一条泥巴路,后被列入“村村通”公路改造,如今成了一条水泥路。“‘村村通’公路虽然惠及到广大农村群众,但这条村级道路路面比较狭窄,且经过重载车辆多年的辗压,路面如今损坏严重。”

  记者在我市一些乡村走访时发现,农村“村村通”公路的路面大约只有3.5米宽,一般私家车的车宽超过1.5米,两车并行时,宽度就有3米多。如果两辆车在“村村通”道路上会车,车辆驾驶人就会有所担心。

  “每逢重要节假日,驾车返乡的村民比较多,容易造成道路拥堵。”迎江区长风乡新义村村民徐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村村通”公路狭窄,加上会车点少,经常出现车辆避让时,其中一辆车的车轮滑下路边田里的情况。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农村“村村通”公路弯道多,而弯道边生长着不少树木和高高的茅草。由于未及时清除,或有效修剪,影响车辆驾驶人的视线,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一些农村‘村村通’公路,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如今坑坑洼洼。还有的村民将砖块、砂石等建筑材料堆放在自家门前的公路上,使得原本不宽的路面变得更加狭窄。”村民胡先生说。

  家住迎江区长风乡新义村的何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他驾车回家经过一弯道处,该弯道处一侧有许多茅草,影响其视线。“因为没有及时发现对面行驶而来的车辆,结果两车相撞。幸亏当时两车的速度都不快,没有造成更大的交通事故。”

  记者走访中注意到,一些农村“村村通”道路的急弯、陡坡、交叉路口处,均未设置警示标志,也没有交通标线。市交警支队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路面狭窄、弯道和岔道多、公路等级较低、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薄弱,这些都会引发交通事故。”

  【政协委员】

  道路需升级 管理要跟上

  迎江区政协委员何文经过多番调研,撰写了《关于“村村通”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提案。

  何文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其中农村“村村通”公路建设,为当地群众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并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市‘村村通’公路工程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在我市农村,有些地方的公路过于狭窄,路基比较松软,质量和标准都不达标。农村‘村村通’公路的宽度标准一般在4.5米,但在建设过程中,路宽往往达不了这一要求,窄的地方路面宽度不到4米,一辆车勉强可以通行,如果有两辆车相向而行就困难重重。”何文说,农村“村村通”公路两边一般地势低洼,在山区一边是山岩,一边是悬崖,会车时极易出现危险。“特别在节假日,有返乡的,有休闲度假的,常常堵在路上,很长时间回不了家。”

  何文说,农村“村村通”公路交付使用后,公路养护方面忽视了正常管理,造成道路损坏不能及时得到维修,因此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些‘村村通’公路的路面出现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现象,导致车辆行驶颠簸不堪。另外,还有一些车辆超载行驶在农村‘村村通’公路上,加快了道路的磨损。”

  何文建议:“村村通”公路建成验收时,有关部门要对路面宽度及质量严格把关,不合格的坚决不能通过;落实各种责任制,健全管护网络或列入各级主管部门的目标考核;有关部门应在主要通往农村“村村通”道路路口,设立禁止有关车辆通行的明显标志牌,特别要禁止超载的大型车辆通行,确保农村“村村通”公路的优质畅行。

  【有关部门】

  科学规划 争取提标升级

  对于市民的反映和政协委员的建议,迎江区发改委一名章姓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6年以来,他们积极组织实施“村村通”工程,不断完善农村交通条件,有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实施农村“村村通”工程中,仅靠国家补助,乡村无法筹措配套资金,致使建设的道路技术等级低,同时后期养护资金投入有限,一些道路已不能满足当前交通需求。

  “我们进行科学规划,积极向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反映,争取将编制的水毁道路修复项目、农村道路畅通民生工程项目纳入省交通建设计划,从根本上解决道路硬化及提标升级改造。”这名章姓工作人员说,他们目前正积极努力,严格执行道路改造完工工程验收标准,落实好农村道路管养职责,确保农村道路安全、便捷、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