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江区双莲寺小学的师生们在观看市京话艺术剧院演员表演的黄梅戏《闹花灯》。(11月29日摄) 记者 江胜 摄
黄梅戏进课堂,送戏曲进学校,组织黄梅戏教学人才培训……作为全省首批戏曲进校园活动试点城市之一,我市自2015年开始开展黄梅戏艺术进校园活动以来,有声有色的活动让戏曲传承这颗种子在校园里快速萌芽、成长。
为深入推进黄梅戏进校园,从2017年1月开始,黄梅戏进校园活动将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推开。
进课堂学
学生知戏学戏演戏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12月9日下午,走进迎江区四照园小学的黄梅戏工作室,四年级的赵宇歆和十几名同学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跟着黄梅戏经典唱段《对花》的唱词。
每周五下午,四照园小学黄梅戏社团的学生们都会准时出现在训练室里,练习唱练做打,目前社团里有18名同学。学校音乐老师孙可告诉记者,平时,学校会在音乐课上专门开设黄梅戏课程,让同学们了解、认识黄梅戏。然后,再在同学中挑选热爱黄梅戏、有表演天赋的孩子进入黄梅戏社团,学戏、唱戏、演戏。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这些孩子已经可以登台表演了。今年8月,社团的8名小演员带着黄梅戏《对花》节目赴新加坡,参加了狮城少儿戏曲汇演,将中国少儿黄梅戏艺术推向国际舞台。今年9月,孩子们还与国家一级演员陈兆舜共同演绎新老唱腔联唱《对花》,在黄梅戏展演周的开幕式上演出。
四照园小学只是我市首批黄梅戏艺术进校园18所试点学校之一。2015年秋季学期起,我市开展黄梅戏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城区与怀宁县先行试点,从那时起,黄梅戏小学版和中学版的教材和课程一起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为了提升黄梅戏教学质量,市教体局、市文广新局还专门邀请黄梅戏表演专家,针对教师开展黄梅戏理论、唱腔、身段及综合表演的专业培训。目前全市共有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学校45所,中小学生6000余人。
进校园演
校园里看黄梅戏演出
11月29日下午,石化一小多功能厅里传来阵阵黄梅小调,引得过往师生纷纷驻足。原来是经开区黄梅戏进校园专场演出走进石化一小。
“黄梅戏真好听啊,我也想学。”“我爷爷也会唱,回家我让他教我!”11月29日上午,芭茅巷小学的同学们在看完了黄梅戏进校园专场演出后,纷纷表达了对黄梅戏浓厚的兴趣。
从11月22日开始,安庆市京话艺术剧院就一直在迎江区的多所中小学轮流表演,开展专业院团进校园演出活动。华中路第一小学、健康路小学、四照园小学、第十四中学、新洲实验学校……孩子们在校园里就欣赏到了一场优秀戏曲演出。
今年9月,安徽省将我市列为全省戏曲进校园活动首批试点市。此后,从10月份至12月份,我市城区各区和经开区组织国有和民营院团率先在大中小学校积极开展黄梅戏进校园演出活动。大戏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小戏《闹花灯》《打猪草》《喜荣归》《六尺巷》等唱响校园,演出在中小学生中间引起强烈反响。
“根据中学和小学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们,安排不同的剧目,希望让学生在校园里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戏曲演出的同时,培养孩子们对黄梅戏艺术的基本认知和兴趣。”市委宣传部文化艺术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戏曲入校全覆盖
纳入政府购买服务
为深入推进我市戏曲进校园活动,今年10月,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教体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安庆市黄梅戏进校园活动工作方案》。根据方案,2017年1月开始,黄梅戏进校园活动将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推广,计划到12月,全市中小学校实现黄梅戏进校园活动全覆盖。
《方案》要求,通过“开展一项活动,纳入二种课程,壮大三支队伍,搭建四大平台”,大力推进黄梅戏进校园,实现全市大中小学校所有学生每年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戏曲演出,全市中小学生人人知道一些黄梅戏等戏曲基本知识,人人能够唱几段黄梅戏经典曲目的目标。
其中,一项活动是指“进校园演”的活动,即组织开展专业戏曲院团进全市中小学校演出,市属高校积极承接全省“校园大舞台 徽风皖韵进校园”活动。二种课程是指“进课堂教”,即把戏曲艺术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体系和大学生选修课程安排;三支队伍是指依托学校音乐教师建设专业教师队伍、聘请戏曲艺术专家知名戏曲票友等建设校外戏曲辅导员队伍以及支持扩大学生戏曲爱好者队伍;四大平台是指评选命名一批黄梅戏进校园特色学校、建立全市校园黄梅戏展演活动平台、指导创建学校戏曲组织联盟、建设黄梅戏数字信息资源库及开通中国黄梅戏网。
《方案》还提出,戏曲进校园活动将被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现行学校归属级次和经费供给渠道,从部门预算经费或经批准的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资金,开展政府购买黄梅戏进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