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妹有话说:
茫茫人海,大家不约而同地看上了同样的住家环境,搬进了同一个小区,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不能不说是缘分匪浅。可是邻居间难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弄得有些尴尬,其实都是明白人,只是谁也不愿先拉下这个脸来去道歉。一直僵持下去终究不是事儿,化解邻里小摩擦,还得讲究一点技巧,且看一看微信群友有什么高招……
同住一小区抬头不见低头见
小小纸条化解邻里矛盾
经常看到微信群友吐槽说自己遭遇过邻里间的尴尬事,究竟怎么解决呢?最近东部新城一小区一位业主的经验值得借鉴,贴张小纸条,语言风趣,轻轻松松就解决问题。纸条内容是:“有位邻居把我电瓶车60V-20A充电器拿去用了,请你继续使用,因为我又买了一个了,有钱任性。都是邻居,被我发现了我也不想找你麻烦,但希望你下次不要再拿了,因为我不想跑腿去买一个!别调皮了!”如果这人原先不知道,现在肯定知道了,而且会觉得歉意;如果原先知道,看到这个纸条也会不好意思,应该会注意了。
无独有偶。群友赵先生说,之前小区某幢楼新搬来一家,装修开工时在单元大门口贴张纸条,报告装修开工和预计完工时间,末了还写上“多有打扰和不便之处,敬请谅解和包涵”。赵先生说,有了这样的“预告”,邻居的抱怨果然少了很多。相比那些不打招呼、不分时间、不顾邻里的装修业主来说,看到这个暖心的纸条,即便听到装修噪声,邻居也会多些耐心和谅解。
群友吴女士说,老小区邻居关系不错,老人平时喜欢聚在单元门口拉家常,并把楼道门打开用石头顶着,夜晚大家各自散去,楼道门一直敞开着,带来不小安全隐患。不少人心里不痛快,但不好意思说。后来有人在楼道门上贴张小纸条予以提醒,后来大家进出时都自觉随手关门,再也没有出现石头顶门的情况了。
也有群友向慧妹“告状”,小区有住户放在车上的雨衣等东西不见了,怀疑被人拿走,便在小区里骂骂咧咧,大家建议她找楼栋长,楼栋长年纪大,做事公正,效果也不错。
群友张女士说,小区常有楼上住户浇花和晒衣服不沥干水,水滴到楼下住户晒的衣被上。后来遇到晴天,业主群里一大早就有人反复发消息提醒楼上住户手下留情。小区里也常有马大哈业主忘拔车钥匙,好心业主拍照发到小区业主群,并表示已把钥匙交给物业,希望车主去认领。
这些事都可能是引起邻里纠纷的导火索,最后因为一张小纸条、一个机智的做法,素不相识的人彼此对上话,矛盾化解于无形。简简单单的方法,似乎比动拳脚、打嘴仗更管用。其实关键还是一个“诚”字,虽然用的是间接沟通方式,但说的都是直截了当的实话。“能和你做邻居真好”、“楼上的大哥真好,每次出去钓鱼回来都会分给我们”、“楼下的邻居,请管好自家的狗狗”……虽然纸条上的语言有的措辞有点严厉,但是使用了这样的方式,既发表了意见,又不用吵不用闹,以诚相待,据实以告,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文明社会,文明人用文明方式解决不文明的事情,这样的方法挺好的。
有兴趣的读者可扫描二维码加入“慧眼发现”微信号,大家一起聊聊更多都市生活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