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老人的“音乐”生活。 徐火炬 摄
为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提升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后管养水平,今年以来,我市以保障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权益为目标,建立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进一步提高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运营水平,提高设施使用效益,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2月10日,记者对我市一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进行探访发现,农村五保供应对象保障标准得到稳步提高,五保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快乐而安康。
自娱自乐
12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迎江区长风乡敬老院。尽管室外的温度有点低,但在五保老人鲍克寿的房间内,却非常的热闹和暖和。此刻,他正在开心地唱着自己年轻时喜欢的歌曲。“没事我就喜欢唱唱歌,他们也愿意当我的听众,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好。”鲍克寿指着围坐在自己身边的其他五保老人,开心地说道。
鲍克寿今年已经70岁,是迎江区长风乡前江村鲍家组人。地道农民出生,年轻时一直靠务农为生。15年前,年纪渐老的他住进了敬老院内。这些年来,尽管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但在院里工作人员的细心照料下,鲍老一直生活得有滋有味。
“尽管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他年轻时就喜欢唱歌,那个年代流行的歌曲,鲍老一直未曾忘记。”敬老院院长焦庆风向记者介绍,闲暇之时,鲍老就会在房间或院内大声唱着自己喜欢的歌曲,这也吸引了其他五保老人们的赞扬。《大海航行靠舵手》、《东方红》》……这些都是鲍老经常挂在嘴边的歌曲,唱歌,成了老人排除孤独、与其他老人一起自娱自乐的最好方式。
记者了解到,长风乡敬老院坐落于该乡高松村境内烟岱山畔,地处青山绿水之中,环境优美,是五保老人理想的养身之处。敬老院于1991年底建成,1992年初五保老人开始进院安居。多年来通过省、市和区财政民政资金拨付,敬老院得到了全方位“扩建升级”。
“目前,院内总床位有93张,实际入住的五保老人有63位。每人每年生活费达6700元。”院长焦庆风说,养老院达到了管理规范化、环境园林化、居住宾馆化、生活标准化。曾被省、市评定为“省三级敬老院”和“安庆市示范性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
互娱互乐
和鲍老一样,今年69岁的焦仕种住进敬老院也有很长时间。家住长风乡新义村的他,没有直系亲属,住进敬老院前后,老人一直都很孤独。焦老年轻时在乡里从事宣传工作。那时候,宣传人员几乎人人都会唱样板戏,而二胡、笛子等基本的演奏乐器,也是必须要学习的。几十年来,焦老孤独时就靠拉二胡打发无聊时间。
住进敬老院后,尽管焦老的眼睛因为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而看不清,但他的二胡仍旧拉得“出神入化”,这让院里的其他老人都成为了他的“粉丝”。这其中,最欣喜的就是鲍克寿。“他拉二胡,我唱歌,多么好的搭配。院里需要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而不仅仅是躲在房间里打牌或睡觉。”鲍老告诉记者。
一个来自前江村,一个来自新义村,年轻时从未谋面的两位老人,就这样在敬老院里成了固定的“演出搭档”。2004年的春节,两位老人第一次合作,为全院老人奉献了一首经典的《东方红》。这些年来,两位老人也不记得合作了多少次。无论是现在天冷时躲在房间内自娱自乐,还是在各种喜庆的节日为他人表演,通过一拉一唱,诠释了五保老人老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前段时间,两位老人又迎来了第三位搭档:会吹口琴的许小顺老人。这下子,院里的音乐声几乎隔几天就要出现一次。三位老人坐在中间表演,其他老人围着他们观看,成了长风乡敬老院一道“特色风景”。
幸福之家
“我们把农村五保人员的集中供养和敬老院的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的重点来抓,积极创造条件,力所能及地让所有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他们创建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生活舒适的家园,让五保老人入院就有到家的感觉,使他们享受到舒适、温馨的照顾,幸福地安度晚年生活。”迎江区民政局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迎江区目前有五保供养保障对象285人,其中集中供养67人,分散供养218人,集中供养标准达到630元每月每人,分散供养标准也达到了390元每月每人,今年截至目前已发放五保对象生活费152.7万元。
此外,该区还建立了五保供养老人风险保障体系,与保险公司合作,投入61940元为326区名五保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了提高养老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与保险公司签订协议,按293张床位进行投保,投入资金11720元。
记者也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我市一类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综合定额补助标准不低于4800元/人/年;二类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综合定额补助标准不低于6000元/人/年;三类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综合定额补助标准不低于7200元/人/年。2016年,全市农村五保对象供养平均标准为每人每月478元,同比提高了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