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多管齐下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岳西县扶贫办荣获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

  潜山县残疾青年黄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127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成功出列,13.3万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市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着眼精准、多措并举、全面发力,圆满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实现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从源头抓起: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375个贫困村,40.7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9.19%

  以“清家底、清原因、清需求”为重点,全市组织起3万余人的队伍全面核实14.3万贫困户,认定8.1万户、17.3万特困人口

  “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6年,市政府以工作报告的形式,向全市人民作出庄重承诺。

  然而,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375个贫困村,40.7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9.19%。其中,岳西、潜山、太湖、宿松、望江5县,是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县;桐城、怀宁、宜秀3个县(市、区)有扶贫开发任务。

  贫困人口分布点多面广,数量庞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俯拾皆是。

  面对如此现状,“十三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将精准脱贫作为全市“五大攻坚战”之一,高起点谋划、超常规着力,奋力摘掉贫困帽子。

  从源头抓起,确保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以“清家底、清原因、清需求”为重点,全市组织起3万余人的队伍,深入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全面核实14.3万贫困户、40.7万贫困人口,认定8.1万户、17.3万特困人口,找准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同时,对建档立卡的数据进行精准核查、精准校对,做到建档立卡精准化、规范化。

  去年7月,在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后,全市又迅速开展贫困人口受灾核查,摸清25.6万贫困人口受灾,对2016年拟出列的3个村、拟脱贫的3100名贫困人口作出调整,层层建立台账,实现扶贫对象、脱贫对象全部精准到人。

  市县两级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3亿元,整合各类资金29.7亿元,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监管和审计检查等制度,资金运行做到精准规范。

  从过程抓起:

  帮扶措施落地见效

  产业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健康扶贫……帮扶措施一个接着一个;这一年,全市为贫困户提供了1万余个工作岗位,在375个贫困村发布转移就业岗位3.5万个,转移就业3.2万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从平均每人每月220元提高至300元,农村低保标准从200元提高到260元以上,实现农村低保、五保分散供养和扶贫“三线合一”

  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根本。2016年,全市组织61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扶375个贫困村发展特色种养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创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3.7万亩。推进光伏扶贫,建成229个村级电站、1.7万个户用电站。开展电商扶贫,与淘宝网和苏宁易购等平台合作,建成278个电商服务站,网上销售额2167万元。推动旅游扶贫。为71个贫困村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形成一批民宿旅游示范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消除265个集体经济“空壳村”。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保障。这一年,全市信贷支持产业扶贫项目55个,新增贷款5.12亿元;完成贫困户评级12.6万户,授信8.97万户,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06亿元。抢抓贫困县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机遇,成功实现太湖县集友新材料公司上市。

  只有充分就业,才能带来增收。这一年,全市为贫困户提供了1万余个工作岗位,在375个贫困村发布转移就业岗位3.5万个,转移就业3.2万人。实施就业培训1.7万人,岗位就业1.1万人。同时,通过提供环卫、护林等公益性岗位,帮助一批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脱贫致富,基础先行是关键。这一年,全市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重中之重,建设完成170个集中安置点,实际搬迁9793人。新建改造贫困村道路3282公里,解决5.57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10574户贫困家庭危房改造任务,对135个贫困村实施电网升级改造。

  着力推进健康扶贫。这一年,全市全面落实健康扶贫“351”政策,建成农村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信息系统。7.48万就医的贫困患者享受综合医保待遇,减少个人医药费支出4575万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因病致贫返贫户6.48万户,签约率89%。全面推进分级诊疗,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90%。

  该兜底的绝对兜底。这一年,全市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从平均每人每月220元提高至300元,农村低保标准从200元提高到260元以上,实现农村低保、五保分散供养和扶贫“三线合一”。“五保”集中供养机构达到122家,实现乡镇全覆盖。对6万名贫困家庭子女实施教育帮扶,发放助学资金5400万元。

  从结果抓起:

  脱贫成效经得起检验

  脱贫攻坚被纳入全市目标绩效综合考核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明确“数字脱贫”、“数字致贫”等10种问责情形和通报批评等7种问责方式,实行最严厉的问责

  全市53名履责不力的第一书记被调整,8名要求不严的第一书记被公开通报批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这一年,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实行“日报告、周例会、月通报、季督查”制度,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每月在调度经济运行的同时,通报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对开展不力的单位专题督办。

  这一年,全市开展“精准脱贫结对帮扶”大走访活动,逐项与贫困户对账,算好各项收入账,记好收支明细账。

  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领导带队,对8个县(市、区)开展模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这一年,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立下军令状,形成“四级书记抓扶贫”格局。市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和市委副书记每人联系一个重点贫困县,市级领导干部每人帮扶每人联系1个乡镇、帮扶1-5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市县直单位结对帮扶和选派第一书记全覆盖。全市810个机关单位党组织、所属1800个支部、3万多名在职党员干部,分别结对帮扶贫困村、村民组和贫困户,不脱贫不脱钩。

  这一年,脱贫攻坚被纳入全市目标绩效综合考核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出台《脱贫攻坚工作问责暂行规定》,明确“数字脱贫”、“数字致贫”等10种问责情形和通报批评等7种问责方式,实行最严厉的问责。全市53名履责不力的第一书记被调整,8名要求不严的第一书记被公开通报批评。市纪委梳理违纪问题线索175件,将根据调查核实结果严肃处理。

  记者手记

  全面奔小康的路上,决不能落下一个群众。市委、市政府将精准脱贫作为全市“五大攻坚战”之一,奋力摘掉贫困帽子。“四级书记抓扶贫”、实行最严厉的问责措施体现了脱贫攻坚的决心和力度。2016年,全市127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出列、13万多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脱贫,圆满完成省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实属难能可贵。

关键词:首战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