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夏天,连日强降水肆虐宜城。
倾盆的暴雨,让江河卷起千层浪。一时间,长江告急,内湖告急,水库告急……
滔天的洪水,让宜城满目疮痍。一个月,全市296.8万人受灾、8.34万公顷农作物绝收、19454间民房倒塌……
面对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全市各级各地众志成城战洪魔。
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进行了一系列精密部署。果断放下江堤防洪闸板,阻挡长江水进入城区;坚定开闸泄洪,确保水库正常运转……
全市上下目标明确,突出重点,聚焦“两湖”。3000多名官兵奔赴抗洪一线投入战斗,在“两湖”流域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力量。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情至深处是为家园……
风雨作考。防汛一线,各级干部群众用血肉之躯筑起牢固防线,以勇气与决心接受洪水挑战,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在已过去的这场防汛抗洪斗争中,530余万安庆儿女心跳同步、骨肉相连、血脉相通。
迎汛而上佑民生,众志成城筑安澜。
科学决策
精密部署确保江河安澜
2017年元旦假期,位于沿江路上的江滩公园里,聚集有不少来此休闲娱乐的市民。公园南侧长江水滚滚东流,中间地带绿草如茵,北侧十几道闸口一字排开,守卫着安庆城。
作为一座沿江城市,自1998年6月起,在全国大规模堤防加固工程中,我市就开始重新规划设计并修建城市防洪墙。
在新建防洪墙时,我市将闸口原有的木头闸板全部更换为钢筋混凝土闸板和钢闸板。目前,安庆市城区安庆江堤段共有35个总闸口,除14处防浪闸门之外,其余21处挡水闸门中,16处闸门设置有钢闸板,5处设置有钢筋混凝土闸板。这些闸门共有四道防洪钢闸板,至少可抵御20米高程的洪水。
2016年6月30日起,宜城遭受特大暴雨侵袭,长江安庆站水位不断上涨。2016年7月3日18时,长江水位达到16.74米,超过警戒水位0.04米,江水开始漫上马路,沿江闸口放下了第一块防洪闸板。
随后,在7月5日上午,水位继续上涨,并达到17.21米,超过警戒水位0.51米,沿江闸口开始陆续放下第二道防洪闸板。
放下第二道防洪闸板是市防汛指挥部的科学决策部署。“这是自1998年新建防洪墙以来,安庆市首次放下第二道防洪闸板。闸板有效地抵御了不断上涨的洪水,让江水不对城区造成任何影响。”长江河道管理局一分局负责人对此作出解释。
2016年防汛形势的严峻,不仅体现在长江水位上。当年7月2日19时,我市大型水库花凉亭水库达到历史最高水位84.76米。水库管理单位向市防指报告,请求调度。
市防指闻讯连夜向花凉亭水库发出通知,立即开启泄洪洞,让水库泄洪。长河下游马上开展清障清违,保障泄洪畅通。
整个七月,安庆长江告急,内湖告急,水库告急……
面对严重洪涝灾害,市委、市政府运筹帷幄、精密部署;全市上下按照相关要求,全面动员、全力以赴。
保卫家园
万众一心筑堤“锁”两湖
2017年新年伊始,位于安徽省九成监狱管理分局辖区内的孟湖农场段,一望无际的稻田整齐划一,远处的村庄安详而宁静。堤坝下,黄湖水轻轻地拍打着堤岸,微微波澜。
春节临近,农场里的村民们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忙着置办各类新年物品,迎接返乡的亲人团聚。
喜庆的气氛弥漫在冬日的田野上,村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几个月前的2016年7月,一场历史罕见的大洪水袭击华阳湖、武昌湖流域。由于周边的村庄沿河而居,地势低洼,墙倒屋塌随处可见。万亩良田,变成一片泽国。
为了守住这片乐土,声势浩大的“保两湖大会战”在此打响。市委、市政府提出“保、防、工、抢、破、转、调”七字方略,平均每天投入千人、几十台套工程设备日夜在两湖流域的堤坝上抢筑。确保了“两湖”周边51万亩良田、40余万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保卫家园,成为广大群众的一致行动。
全市各地党员干群,驻宜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火速集结,闻令而动,3000多名官兵奔赴抗洪一线投入战斗,在“两湖”流域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力量,展开了一场与洪魔决斗的生死较量。
第一集团军来了,第十二集团军来了,省武警总队来了……一面面军旗高高擎起,战士们的手托起希望,战士们的肩扛起生命的船帆。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以血肉之躯与洪水搏斗,筑起一道道坚固的堤防。
风雨中,我们更懂命运与共。在这场与洪水的较量中,全市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各级干部群众或在前线冲锋陷阵,或在后方守望互助,为了共同的家园,大家义不容辞。
对此,宿松县汇口镇纪委书记李玉灿回忆,“在那个关键时刻,我们作为一名党员要冲在一线、守在一线,我们多坚守一个小时,老百姓就多一份安全感。”
望江县漳湖镇洪湖村村民潘晓东说,“我们村民都是自发过来防汛的。保卫家园人人有责,构筑堤坝不仅是武警官兵的事情,更是每一个生活在此的村民的义务。”
风雨同舟
平凡的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青山郁郁葱葱,山脚下碧水荡漾。
没有暴雨肆虐,没有山洪咆哮,在绿水青山的怀抱里,现在的桐城市黄甲镇石窑村一如往昔般平静美好。
“我是党员,你们先走。”这是黄甲镇石窑村82岁老党员李成舟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时间倒回2016年7月1日,因为暴雨,李成舟协助村两委转移群众,快结束时,他发现不少村民家的排水沟被堵。
李成舟不顾家人反对,折回家中、扛起锄头,在各户房前屋后清沟沥水。村民吴芳贵等人劝他赶紧避雨,李成舟却说:“我是党员,你们先走,我把这些沟清好了就走。”傍晚,山洪爆发,李成舟瞬间被卷走。
当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他的身躯早已被洪水淹没。洪水退去,所有村民的房屋无一处损毁,而李成舟却再也没有回来。
同是去年七月,岳西县五河镇茅山村支委委员、村委会主任王先海,面对家中患癌的老母亲,面对体弱多病的妻子,面对未满周岁的女儿,他坚守一线防大汛,6天6夜未回家;暴雨之夜,他驾车转移群众,被泥石流冲下了30多米的山谷。
抗洪一线,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
在怀宁,付海银、陈四毛等村民,心系家乡安危,毅然决然丢下外地生意,回乡抗洪救灾;在宿松,从事餐饮生意的群众,把热腾腾的饭菜免费送给防汛抗灾一线的干群,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在望江,漳湖镇洪湖村村民自发组成一支40辆拖拉机的运输队,终日奋战在五九圩抗洪一线。
堤坝合圩了、财产转移了、群众安置了、险情控制了,当古皖大地上的防洪网织得更密、织得更牢后,他们却悄悄走了。
在这场特殊的考验中,全市人民用实际行动,甚至是宝贵的生命,诠释了“有情有义、众志成城”的内涵,交出了令人民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