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小而美”的社区养老服务站里家的氛围更浓厚

  “叶奶奶,你最近长胖啦!”3月1日下午,在安庆市大观区腊树园社区养老服务站,一个礼拜没见到叶奶奶的负责人张顺站在她的床边,弯着腰在她耳边说话。“嗯,在这里养胖了!”老人答道。

  腊树园社区养老服务站是大观区政府引入社会力量办养老的第一个试点社区。“截至2016年底,我们大观区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4.15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15.4%,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上升,按国际通行标准,大观区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以前靠政府办社区养老,有诸多困难和阻力,引入社会力量,提高养老专业化水平,是我们区近年来的新尝试,这种模式使社区养老服务有了新气象。”安庆市大观区民政局局长李玉本介绍道。

  “小而美”的社区养老

  今年93岁的江爷爷与叶奶奶一样,住在社区养老服务站,他的家就在与腊树园社区养老服务站一路之隔的白云小区。每天来服务站与江爷爷打牌下棋的老人都是与他相熟的人。下午四五点钟,房子里渐渐凉了起来,刚刚打完棋牌的江爷爷将脚放在了烤火桶内,用一条毯子将腿盖得严严实实,坐在椅子上兀自打着盹儿。

  不足300平方米的腊树园社区养老服务站家的氛围更加浓厚,屋子里的结构像是一个家庭的套房,室内大多使用暖色调,一应家具都采用“圆角”设计,卫生间淋浴室、马桶旁也安装有专用扶手,从细节上照顾老人的生活需要。李玉本介绍,目前,大观区已经建成或在建5个类似的社区养老服务站,“2017年,有十多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将开工建设,并且我们计划3年实现全覆盖。”

  傍晚,社区里来这里玩耍的老人陆续回家之后,江爷爷和其他一些老人就在大厅里聊天、闲坐。厨房里飘出饭菜的香味儿,“今天四菜一汤,有莴笋肉丝、大蒜烧肉、炒青菜、肉丸子汤……”厨师一边做饭一边与老人闲聊。

  江爷爷不大吃得惯这里的饭菜,“我的口味重些。”护理人员为了老人的健康着想,盐放的少一些。但江爷爷并不为这件事发愁,“我的孩子们经常给我送菜过来,从家里送过来还是热的,正好可以吃。”

  “我们的理念就是让老人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来养老,使亲情尽孝与专业服务相结合。”安庆市万众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大观区社区养老项目的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张顺介绍,这种方式也更加能够让老人接受。“子女白天忙,将老人放在家里不放心,有些需要人护理,送到社区养老服务站,等于还住在同一个社区,子女们下班了还能过来看看,陪着说说话。”

  多彩活动让老人“不孤独”

  日间,社区养老服务站更加热闹。在菱湖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刚刚踏入院子,就能听到阵阵“黄梅调”。菱湖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600平方米,开辟出了声乐室、书法室、象棋室等活动室供社区的老年人娱乐。“场地由政府提供,政府根据每个养老服务站的规模大小,每年提供3—5万元的资金。”张顺介绍说,社区养老服务站采取会员制,社区的老年人都可以前来免费注册,“日间来我们服务站唱黄梅戏、下象棋、研习书法都是免费的。”

  田阿姨一周要过来两次唱黄梅戏,他们有固定的“班子”:负责拉二胡的陶老师和负责唱戏的田阿姨和王老伯,他们是年纪相仿的熟人。“环境又好,服务很周到,很关心我们老年人,感觉很充实。”张顺告诉记者,从2016年5月份至今,菱湖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注册会员达到了120人。

  与传统的养老机构不同,在社区养老服务站居住的老人,还需要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老人的康复护理我们都安排在上午,护理员统一培训以后持证上岗,我们都有专业的设备,帮助其康复。对老人的生活照料比如卫生护理、查房都有严格的流程,比如像叶奶奶一样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张顺介绍说。

  “政府不参与经营,给了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和活力,从而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进展。我们要做的就是严把质量关,做好监督。”李玉本介绍,由于场地全部由政府提供,“场地并不好找。”此外,“每个服务站需要100多万元的建设投入和每年几万元的费用补贴。全区23个社区,按照每个社区建设一个养老服务站的要求,区财政负担很重。”李玉本认为“小而美”社区养老模式的推进还需要各级政府在土地供应、税费减免方面出台更有力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