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岳西来榜70多处老民居古建筑将走出“深闺”

  岳西县来榜镇马元村是一个隐匿在大别山山林深处的古老村落,走进马元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排排崭新的民房和通往各家各户的水泥路。不熟悉的人肯定不会想到,马元村的深山密林中还“隐居”着70多处老民居、古建筑,其中6户以上的大宅有6处,清末建筑2处。按照岳西县《农村宅基地退出还耕实施意见》,这70多处老民居、古建筑70%都要被拆除还耕。但马元村这些老民居、古建筑建筑面积大,保存较为完好,来榜镇政府、马元村从实际出发,决定保护开发这些老民居,发展乡村旅游,让这些藏在深山的老民居、古建筑走出“深闺”。


图为岳西县来榜镇马元村农家大屋 储海霞 徐勇进 摄

  藏在“深闺”无人知

  岳西县来榜镇马元村是一个隐匿在大别山山林深处的古老村落,村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人文古迹较多。相传三国时期魏国曹军在此修城扎寨养兵,寨下盆地牧马,马元村因此得名。马元村下辖11个村民组,共计190户,705人,姓氏主要有王、吴、汪、朱、储,王姓人口占全村人口的60%。元末明初,吴姓、汪姓迁入,王姓明朝崇祯年间迁入。

  3月1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岳西县来榜镇马元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排排崭新的民房和通往各家各户的水泥路。不熟悉的人肯定不会想到,马元村的深山密林中还“隐居”着许多老民居、古建筑。置身其中,如同穿越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在马元村海形组汪学周老人的祖宅里,有一处砖木、小窑瓦结构的民宅,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痕迹清晰可见,民宅外墙上“农业学大寨”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民宅内石磨、犁、耙、煤油灯等农耕用具和生活用品保存完整。汪学周老人告诉记者,自己今年55岁,从出生起,这处老宅就已经存在了,虽经多年风雨洗礼,至今老宅仍保存完好。

  村民朱爱林、朱爱山兄弟俩所拥有的一处民宅是马元村仅有的2处清末建筑之一。虽然经历百年风雨侵蚀,但民宅石雕、木雕、漆雕仍清晰可见。

  马元村委会主任王林才告诉记者,据统计,马元村的深山密林中共“隐居”着70多处老民居、古建筑,其中6户以上的大宅有6处,清末建筑2处,而且这些老民居基本上分布在马元村村部方圆五公里范围内。其中仅马元村海形、大淌、新屋一个居民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建设的砖木、小窑瓦结构的民宅就有21处,37户。6户以上的大宅有6处,其中清末建筑2处。

  王林才说,遗憾的是,在岳西这个旅游大县,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马元村外地游客却很少知道。

  偶遇“伯乐”揭面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来榜镇政府、马元村决定保护开发马元村这些老民居,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马元村的“伯乐”——著名画家萧瀚教授。

  来榜镇宣传委员查庆锋告诉记者,今年1月27日,来榜镇前往南京市招商,在招商推介会上,来榜镇就马元村的历史文化、山水资源情况做了推介。在推介会上,马元村引起了著名画家萧瀚教授的注意。

  查庆锋说,推介会后,萧瀚教授便和来榜镇招商组一行返回来榜。萧瀚教授表示,他此行一是要看看马元村原生态的山水风光,二是要看看马元村的古民居、古村落。并表示,如果合适可作为艺校学生的写生基地。看完马元村的山水、古民居、古村落,萧瀚教授被这里吸引,并立即返回南京邀请有关专家前来马元村。

  今年正月十七,萧瀚和有关专家来到马元村,专家表示,马元村的古民居、古村落保存完好,没有丝毫都市化粉饰的痕迹。得知按照岳西县《农村宅基地退出还耕实施意见》,这70多处老民居、古建筑70%都要被拆除还耕时,专家表示可惜。专家认为,如果将这些老民居、古建筑保护开发起来可能意义更大,如果拆掉,就无法恢复。

  “农耕之旅”绘蓝图

  在听取了专家们的建议后,来榜镇政府决定从实际出发,保护开发这些老民居,发展乡村旅游,让这些藏在深山的老民居、古建筑走出“深闺”。而马元村在征求了村民们的意见后,也向政府部门表示这些老民居、古建筑值得保留。

  马元村委会主任王林才告诉记者,依据《岳西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和《岳西县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马元村将依托海形组古老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田园风光,挖掘特色古建筑、古村落的民俗风情,“追寻乡土记忆,养生世外桃源”,打造度假、摄影、影视、写生多位一体的旅游乡村。

  来榜镇宣传委员查庆锋告诉记者,老民居是一笔不容小觑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展现在大家面前的由很多老房子组成的古村落,它承载着太多的本土文化元素,且具有唯一性。对于马元村这70多处老民居、古建筑,镇政府将“有的放矢”,对于那些的确没有保护价值的老民居,将依据政策拆除,并将这些老民居的建筑材料运用到其它需要保护修缮的老民居上。马元村也将率先对老民居周边的环境进行清理。

  同时,镇政府将邀请有关专家对马元村进行整体规划,并向有关部门申请保护。

关键词:岳西老民深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