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液化气充装站存在安全漏洞 突击检查发现安全隐患

  电梯、锅炉、液化气瓶……这些在老百姓生活中相当常见的大小物件都有个统一的名字:特种设备。而这些特种设备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危险性较大,一旦出事就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特大事件。日前,市工商质监局在全市范围内启动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4月6日,记者跟随该局执法人员专门对几家液化气充装站进行暗访检查。

  液化气充装站有甲烷气瓶

  6日上午,记者一行人首先来到位于宜秀区206国道附近的一家液化气公司,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蓝色液化气瓶。

  在该公司液化气充装站的入口处,一张写着“消防重地、严禁烟火”的警示牌明确了这里绝对是一个“危险地带”。在进入充装站之前,一位工作人员站在入口处再三告诫众人不可携带手机入内。在统一收集了所有人的手机,并督促每个人触摸消除身体静电的设备后,该工作人员才同意记者一行人入内。

  执法人员现场对该公司充装站的功能区域划分、安全设施设备进行了细致检查,并随机抽查多个液化气瓶,查看其是否存在超期未检、报废及非法改装报废气瓶等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情况。通过现场检查,未发现有存在潜在危险的液化气瓶。

  在随后的检查中,执法人员却在一堆蓝色液化气瓶里发现了一个红色的气瓶。“这是什么气瓶?这也是液化气瓶吗?”面对执法人员的提问,充装站的一位负责人员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经过仔细辨认,执法人员发现这是一个充装甲烷的气瓶。

  液化气充装站里为什么有充装工业气体的气瓶?在执法人员一再的追问下,该负责人表示这是一个朋友委托他们帮忙送检的,没做其他用途。执法人员现场要求该公司立即将红色气瓶搬走,并就这一问题,要求该液化气公司进行深入整改,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实、做细。

  “诸如液化气瓶这些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统称为压力容器,不同的气体或液体都有专门的容器盛装,如果混淆使用,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市工商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副科长闻飞告诉记者。

  液化气充装站里使用手机

  随后,记者一行人又来到怀宁县高河镇骑龙村的一家液化气充装站。记者首先站在大门处,不敢轻易入内,一位工作人员正在给已经充装好的液化气瓶贴警示标签,小小的标签上详细地标明了液化气瓶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

  透过铁门,记者看到站内有不少居民正在充装液化气,他们大多骑着电动车前来,液化气瓶就放在车子的前排空档处。入口铁门上挂着一张“进站须知”,清楚地写道:液化气站为甲级防爆单位,进站人员请自觉接受值班人员的监督检查,并将随身携带的火种及易燃易爆物品交值班室保管,必须关闭手机等通讯工具……

  而记者在现场看到的却是居民们骑着电动车,任意进出,未看到有任何值班人员对任何一个进站人员做任何一项检查。至于他们身上携带的手机关没关机?带没带易燃易爆物品?无从得知。门口处消除静电的静电柱“孤零零”地杵在那,无人光顾。

  放下手机,触摸静电柱,记者这才敢跟着执法人员进入到充装站内。执法人员一眼就在空瓶区看到了三个已经过期报废的液化气瓶,记者也注意到这三个气瓶的瓶身锈迹斑斑。“报废的气瓶怎么还会在空瓶区?真是把安全当儿戏!”执法人员明显提高了音调。

  正在这时,一阵“刺耳”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随后,就听到讲电话的声音,众人面面相觑,这才发现,就在充装液化气的设备旁,不到一米的位置,一位前来充装液化气的村民正在接电话。执法人员立即让该居民挂掉电话,离开充装站。

  执法人员还在现场检查中发现,该充装站存在充装区功能划分不完善、倒残装置未设立、充装台管理混乱等问题。“这家充装站不管是硬件设施配备,还是安全管理工作,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和漏洞。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对其进行整治。”市工商质监局副局长方世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