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市民丁先生致电《安庆晚报》热线: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入托养老院。然而,我市一些养老护理人员没有资质,也未经过相关培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老人摔伤甚至死亡事故频频发生。希望有关部门建立养老护理员准入机制,确保我市的养老行业良性发展。
素质参差不齐 难寻“合格”养老护理员
4月12日,《安庆晚报》刊发了《进食时哽噎死亡 责任谁承担?》一文,说的是市民丁云龙在大观区夕阳红老年公寓吃饭时噎死一事。稿件刊发后,引起了市民政局和大观区民政局的高度重视。经过协调,夕阳红老年公寓愿意给予死者丁云龙家属一定的补偿。
“夕阳红老年公寓养老护理员不具备专业技能,未能挽救我哥哥的性命,这是不争的事实。”死者丁云龙的弟弟丁云虎告诉安庆晚报记者,希望有关部门切实提高养老护理员专业能力,保障养老事业健康发展,不要让这种不幸事件再度发生。
丁云虎说,根据《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养老护理员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针对养老机构基层护理人员的岗位需求,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经过专业化培训和有关部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核,合格者颁发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在初级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中,有这样的内容:安全保护和技术护理急救。”丁云虎说,初级养老护理员能预防老人走失、摔伤、烫伤、互伤、噎食、触电及火灾等意外事故。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养老护理员属于必须持证上岗的职业。没有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此职业。”丁云虎说,他的哥哥丁云龙吃饭被噎时,由于护理员未能及时抢救而死亡。“经我事后了解,夕阳红老年公寓养老护理员没有取得从业资格,是不合格的养老护理员。”
夕阳红老年公寓负责人杨昌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丁云龙托养于他们老年公寓,是其照顾的。“那你有没有取得养老护理员从业资格呢?”对于记者提问,杨昌林回答:“我经过了培训,但没有拿到资格证书。”
记者随后走访了市区多家养老院和中介公司,虽然一些养老院的护理人员称,他们经过了正规培训,但拿不出相关的资格证书。
缺乏行业标准 “不合格”护理员比比皆是
采访中,我市一家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我市养老护理员市场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整个市场十分混乱。“‘无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很多,这些从业人员技术上没有得到认定,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容易增加纠纷事件的发生率。”
“无证”养老护理员上岗,到底由谁来监管?4月13日,市消保会有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养老护理员从业资格证书是由人社部门颁发。“对养老护理员监管,是人社部门分内之事。”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养老护理员培训,目前我市有两家正规培训单位。“养老护理员要取得从业资格证书,还需要通过正规考试。对于目前我市养老护理员的监管,则是民政部门管理范畴。”
记者随后来到市民政局。该局有关工作人员说,我市养护理员素质参差不齐,而从业人员大多以50岁左右的女性为主,她们受教育程度偏低。“为此,我们着重引导各家养老院,组织养老护理员学习培训,提倡持证上岗,更好地服务在养老院托养的老年人。”
提到“无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市区一家民办养老院负责人也是满肚子“苦水”。他说,民办养老院的收费不高,只能维持基本的开支,实在没有经费搞好养老护理员的培训。这名负责人同时也承认,让“外行”养老护理员为老年人服务,确实存在欠缺。
“如果不吸纳‘外行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市场上很难找到‘合格’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这名负责人说,在岗的养老护理员大多数以农村户籍已婚女性为主,而且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另外,部分养老护理员觉得不受尊重,导致队伍不够稳定,流动性大,直接影响养老服务质量。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职业,养老护理员招聘也越来越困难了,这与时下许多养老院的入住老人越来越多状况,形成尴尬局面。
4月13日下午,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不少市民认为,“不合格”养老护理员的存在,是养老护理员市场无序的表现,老年人健康得不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同时,对养老护理员行业本身的有序发展也有不良影响。“政府部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督促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试,要求他们取得从业资格后才能上岗。”
建立准入机制 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
一名姓李的市政协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护理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然而,经过正规培训的养老护理员很少,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导致大量从事家政服务的保姆、下岗工人进入养老院。”
“应建立养老护理员准入机制,促使无证养老护理员学习拿证。同时,政府部门应对养老护理员进行统一管理,并出台从业人员的管理标准。养老护理员的工作该由什么年龄段的人员完成,养老护理员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等对于能否完成养老护理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名姓李的政协委员说,对培训上岗的养老护理员,要实施定期年检制度。对养老护理工作不到位的养老护理员,取消其上岗,从而保证养老护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养老护理员和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市民们曾多向有关部门反映,市、区两级政协委员也在政协会议上多次提案。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有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2013年5月2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卫生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护工服务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记者注意到,该通知中提到强化监管职责,加强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强化管理和规范用工制度防范风险等。
市民胡先生说,这份《通知》,只是为了规范护工行业,提升护工服务质量而下发的通知。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进了养老机构,安度晚年。“面对素质参差不齐的养老护理员,有关部门也应建立养老护理员准入机制,提高养老护理员的服务质量,为老年人享受晚年之乐,提供保障。”
“养老护理员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关系着老年人的晚年幸福。”安庆师范大学陈老师说,要解决养老护理员素质不齐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上多给些支持,使这些民办养老院能够减轻负担,增加发展后劲。社会福利部门也要做好对这些养老护理员的管理,解决一些培训经费,通过培训提高养老护理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老人们才能在养老院里享受晚年之乐。”
市民政局福事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也关注到养老护理员服务能力问题。安庆市作为全国42个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之一,以民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开展的全国养老服务质量专项行动为契机,大力推进安徽省“养老机构院长千人培训”落地,实现我市养老服务业改革创新。“我们着手在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能力上下功夫,计划今年5月初,开展安庆市养老机构院长培训。”
“这次培训主要面向民营养老机构院长和公办福利院院长。民办37家,公建民营16家,城市社会福利院8家,总共61家。”这名负责人介绍,这次培训课程中,专门设置老年医护护理知识,含应急救护和养老机构中的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在提高养老护理员素质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