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庆长江明珠美丽的新洲乡,住着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传奇老人。老人名叫陈寿文,今年84岁。近日,我们专程前往新洲乡,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访陈寿文老人,一同走进他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新洲好男儿,参军保家卫国
1952年冬季征兵,陈寿文满心欢喜积极报名,那年,他18岁,共青团员,英俊而健壮,很快通过审核被批准入伍。新兵连不久就开赴东北某地,进行了为期几个月的新兵集训。在新兵军训营里,陈寿文练习刺杀、投弹、射击、爆破,很快从一个农民,转变成一名军事过硬的解放军战士。
手握钢枪,他期待能够早日入朝,参战杀敌,保家卫国。
激战无名川,保卫南江大桥
1953年初,新兵连终于等来了入朝参战的命令。当年2月,全副武装的陈寿文随着大部队,终于跨过了鸭绿江,来到朝鲜一线。
入朝第一战,便是保卫南江大桥,激战无名川。197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激战无名川》,讲述的就是陈老参加的这场惨烈的战役。
无名川战役,目的就是保卫南江大桥,保障运输线。南江大桥是通往前线的咽喉,也是敌机轰炸和地面进攻的重点目标。陈寿文面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面对酷寒天气,面对敌机和炮弹的疯狂轰炸,他没有丝毫恐惧和退缩。
“每天都有同班的战友在身边倒下牺牲,我们除了对敌人的仇恨,没有一丝恐惧,都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陈老回忆说。正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陈寿文坚守阵地,英勇杀敌。
在无名川战斗的日日夜夜中,陈寿文先后三次受伤。第一次受伤是右手枪伤。第二次受伤是头部被弹片划伤。第三次负伤,一颗子弹射向他左胸下肋骨。
康复后参加上甘岭战役
被朝鲜大姐们送到平壤医院后,陈寿文处于失血昏迷状态,生命危在旦夕。“如果不是护士长彭英输血抢救我,我就早牺牲在朝鲜平壤医院了。”陈寿文回忆说。
在平壤医院治疗了两个多月,陈寿文又重返部队,被调到团部担任警卫员,不久他随他们团,参加了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在战火硝烟中,他把自己锻炼成一个钢铁战士,获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等授予的多枚军功章。
图为陈寿文老人
他晚年过着平静的生活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志愿军陆续凯旋回国。他随部队回国后,先后在河南、甘肃、福建等地驻防,直到1957年复员。
复员回到家乡后,陈寿文先后在地区钢铁厂及安庆地区商务局上班。1962年,他眷念新洲乡的土地,主动申请回到新洲乡务农。在新洲乡这一住,就生活了56个年头。
陈老与妻子施桂英相亲相爱,相濡以沫,育有6个子女。如今,四代同堂,其乐融融,陈老晚年在山清水秀的新洲乡,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