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退休老人和岳西5名寒门学子的故事。今年5月,他离开了人世,而他资助的岳西学子们将永远怀念他。这个人就是唐大同,辽宁科技大学退休教师,1991年起,他每年资助一个学生上学,20多年来从未间断。6月20日,记者从岳西团县委了解到,唐老一共资助了5个岳西孩子,但他却从未来过岳西,大部分受助学生也没有见过他,仅靠书信和电话联系。
小善大爱
默默资助学生26年
报纸是唐大同最初和山区学子相连的纽带。
1991年5月,唐大同在《中国青年报》看到那张后来成为“希望工程”宣传标志的照片,当即被“击中”——孩子渴望读书,国家需要富强,作为一名老教师、老党员,即便是杯水车薪,也要出一份力。从此以后,他成了“希望工程”忠实“粉丝”,26年捐资助学,和“希望工程”一路同行,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的老家在安徽,一开始,他每年资助家乡一个孩子,从一年级入学资助到小学毕业。岳西学子小余是他资助安徽的第9个孩子,岳西第一个接受他资助的学生。这时是1996年。
在小余即将升入初中时,给他写了一封信,说家里为供她上初中只能卖掉耕牛,耕牛可是农民的命根子啊!他当即决定继续资助她读初中,一直资助到小余高中毕业。
2000年前后,他认为,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已逐步完善,农村困难的孩子们如今面临的是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这一段。于是,他把资助对象锁定为岳西的高中生,具体条件是:家在山区、家庭贫困、思想好、学习好。至今他已资助岳西4个学子读完高中,第5个受助的学子正在上高一,5个学子累计资助40000余元。最近,唐大同老伴再次打电话到共青团岳西县委,9月份会继续以辽宁鞍山唐大同的名义寄来捐款。
嘘寒问暖
对资助孩子如亲孙女
“本来唐爷爷还要资助我上大学,但我拒绝了,大学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可以维持。”小余说。硕士毕业后,小余在合肥工作,一直与唐大同保持联系。从资助开始,小余每年都定期给他写信,上大学的时候去鞍山探望过恩人。“唐老师夫妇俩把我当孙女一样,对我嘘寒问暖,他们非常慈祥和善。”小余说。
寒门学子在他的资助下,如今都已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每个学生一资助就是3年,他与每个学生之间都积累了深厚的感情,今年5月份,在接到他去世消息后,这些学子十分伤心,悲伤不能自已。
每年春秋季学校开学之前,是唐大同固定的捐助时间。岳西团县委的希望工程账户上都会收到一笔他的捐款,多年来,他对岳西学子的捐助从未间断。岳西团县委书记聂蓓清楚地记得,从她到团县委工作以来,9年的时间,多次与唐大同通信通话,却从未与他见过面。原打算今年暑假,岳西团县委组织9名受捐助学生,一起去鞍山看看他,感谢他这么多年的无私帮助。
天不遂人愿,聂蓓和学生还没来得及去看唐大同,他就去世了,聂蓓接到他家人的电话,“唐爷爷去另外一个世界帮助人去了,你放心,对岳西学生的资助不会终止。”
大爱无疆
去世后将遗体捐赠
唐老生前曾对聂蓓说:“只要我不死,这种小善会一直继续下去。”
两年前的一天,唐大同和女儿谈起“百年之后”的事,宣布要“捐献遗体”,还“捎上了老伴”。家里像扔了一颗炸弹,女儿顿时被炸蒙。坚决反对!可他早已下定决心。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些道理,1927年出生的唐大同当然懂。但“人死了,啥都没了,要一副臭皮囊有啥用?”结果,经过半年的“拉锯战”,女儿只好“举手投降”,他和老伴如愿在鞍山市红十字会《遗体捐赠协议》上签字。他去世后,第一时间就把遗体捐献给了红十字会,以另外一种方式服务社会。
爱国情怀
叮嘱学生做个好党员
“唐爷爷还专门打电话,问我可坚持参加党组织生活,让我一定要坚持参加,要做一个好党员。”如今已是党员的小余告诉记者。唐大同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每天坚持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也坚持参加单位组织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生活。
2009年,唐大同在追忆“南京‘四·一’学生运动惨案”文章中写道:“我由衷地感谢祖国养育了我,我以自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而自豪。我的灵魂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祖国,始终紧紧地吸附着”——这段话,也许能让人更加理解这位老党员的爱党爱国情怀。
多年来,唐大同未曾踏过岳西的山水,却对岳西的学子提供无私帮助,未曾见过他的孩子们曾经想象过这位默默资助自己的好心人究竟是什么模样,“白发苍苍、慈祥可亲的老爷爷,就像我的亲人那样。”事实上,90岁的唐大同确实像孩子们想象的那般模样,一头白发,笑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