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两宋时期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并没有阻止王朝的覆灭。但宋代对于安庆来说意义非凡,不仅因为这一时期在潜山石壁上留下的“诗词大会”,更是因为在这个时代,郭璞口中的“宜城”正式成为安庆的区域中心城,且一直延续至今。告别两宋,元、明两代的安庆建城故事,是否仍然精彩?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元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明朝建立。
在这98年的时间里,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征服华夏的元帝国统治者们,大概是因为对自身武力的自信,一度忘却了安庆的城墙。当元末农民起义的浪潮,将不可避免地掀翻他们的统治时,这才想起来砌砖这件“小事”。
“1356年,元至正十六年,余阙重修安庆郡城,增高至二丈有六,浚通三道护城壕,引江水环之,封城西北万观门。”安庆市历史名城保护研究中心首席代表查健告诉记者,据《安徽通志》记载:“忠宣公三引江水。故道一自枞阳门桥引达北门,汇于段塘;一自同安桥引达清水闸,由板井巷转太平寺绕八卦门、南门而东,与枞阳门濠合;一自便民桥引从清水闸,转外濠,北注段塘。”
正如城墙不能阻止蒙古大军挥师江南,这座重修的安庆城,也没有阻挡住农民起义军北伐——在短短五年后,也就是1361年,元至正二十一年,明太祖取安庆,命常遇春加甓焉。
“明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安庆的战略意义。多次兴修城防。”查健介绍说。
明洪武二十三年(庚午年,1390年)安庆卫指挥戈预重修安庆府城,疏浚护城河,池深一丈。
明嘉靖二十年(辛丑年,1541年)知府吴麟于城内周围加甃以甓。
明天启三年(癸亥年,1623年)知府陈镳、通判欧腾霄大修城池,“今城砖大半载有天启二年黄石矶、鸭儿沟等造处,并陶人姓名”。
明崇祯八年(乙亥年,1635年)知府皮应举补其倾圮,知县黄配玄续砌周城、马道,北关一带增高雉堞,建敌台四个,三浚旧濠。
有明一代,安庆城虽然没有遭遇外敌入侵的危险,但却在不断巩固城防,是有现实意义的。比如,在宁王朱宸濠叛乱期间,安庆城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也是因为这次叛乱,两个历史人物注定在史书上与安庆联系在一起。
第一个人物,王守仁,就是大名鼎鼎的王阳明。1519年,正德十四年,王守仁正准备前往福建平定那里的叛乱,行至江西境内,得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立即赶往吉安,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
平叛期间,王守仁的军事才能显露无疑,比如他力排众议决定“不救援安庆,直扑宁王老巢南昌”,快速成功平叛。王守仁之所以敢放着金陵门户安庆不管,肯定是心里有底的,安庆城池坚固肯定是他的底气之一。
当然,王守仁不可能不知道:守城能否成功,城墙不过是前置条件,守城的人才是核心因素。而安庆城能拖死宁王,当然与安庆城中的人有关,其中就有时任安庆知府张文锦。
张文锦也是很有远见的人物,在任安庆知府之初,他就估摸着宁王迟早要造反,造反后肯定要打南京,打南京肯定先打安庆,所以早早做好了准备。所以,当宁王真的叛乱,真的攻打安庆的时候,碰了一鼻子灰。
张文锦等人还不放心,生怕宁王的部队绕开安庆打南京,派士兵在安庆城墙上不断辱骂对方。气得朱宸濠就一直耗在安庆城,死不顾家。可怜的宁王,最终老家没了,安庆也没攻下,只能仓皇回师,被王守仁设伏擒下。所以说,王守仁能平定叛乱,张文锦功不可没。
这段历史,在《明史·张文锦传》有记载:“迁安庆知府,度宁王宸濠必反,与都指挥杨锐为御备计。宸濠果反,浮江下。文锦等虑其攻南都,令军士登城诟之。宸濠乃留攻,卒不能克。玺书褒美,擢太仆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