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天气燥热。当天中午,在桐城市龙眠街道城郊社区一幢民房里,71岁的老母亲钱桂英正在给46岁儿子陶邦本擦拭身体。22年了,母亲钱桂英无微不至地呵护重残儿子,一刻也不曾放弃过。
打击
钱桂英老人的儿子陶邦本原本是一名非常能干的砖瓦匠,虽然钱挣得不是很多,但日子过得还是有声有色。但这一切在1995年戛然而止。当年腊月23日,陶邦本帮人搬运钢筋上楼时,肩上的钢筋一端不小心触碰到户外的高压线,陶邦本被严重烧伤,四肢被截除,成为重度残疾人。
屋漏偏遭连夜雨。1996年5月,钱桂英孙子才8个月的时候,儿媳妇又与自已的儿子离了婚,抛下孩子走了。媳妇的离去让儿子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那段日子,钱桂英和老伴日日夜夜看护着儿子,生怕他出现意外。
“因为有好几次,陶邦本都是从床上滚下来,胡乱说是让他死算了。”钱桂英老人说,后来在自己的耐心劝说下,也为了年幼的儿子,陶邦本决定要活下去,不再做傻事。当年刚刚49岁的钱桂英和老伴看到儿子已经离散的家,毅然决定照顾可怜的儿子,还有8个月大的孙子。这一照顾,就是22年。目前,孙子也已经从大学毕业。
照顾
因为家庭困难,当年陶邦本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后,钱桂英老人就和老伴商量将儿子接回家照顾。为省钱,钱桂英老人找来些偏方草药敷在儿子伤口上,同时坚持着为儿子换药,老伴则抱着儿子到村卫生室打吊瓶。
每天,钱桂英和老伴不到6点多就起床,生炉子、烧开水,洗衣做饭,为儿子洗脸、擦身体……做好这些家务事,然后喂儿子吃早饭。随后老伴还要抱儿子大小便,最后才能把家里打扫干净。
“冬天还好些,特别是夏天,天气闷热,由于他是重度残疾,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长期卧在床上是最容易生褥疮。”钱桂英老人说,自己便每天坚持帮儿子擦拭好几遍身子,清洁卫生。22年的时间里,陶邦本身上没出现过一块褥疮。
每天夜里,只要儿子一发出声响,钱桂英老人就爬起来查看。漫长的22年间,她从未睡过一个囫囵觉。 “最怕的事情是儿子发烧,一感冒,他就会拉肚子,半夜要起来给他擦身体,倒尿桶。有时一夜起来五六次。”日复一日,虽然辛苦,但是钱桂英老人无怨无悔,她说:“儿子就是我身上的肉,看着他现在这个样子,其实我们比他心里更难过。拼上老命,我也要照顾好他。”
钱桂英老人的儿子这么些年一直躺在床上,为了能让儿子接触外面的世界,老夫妻俩省吃俭用买了一部电视放在儿子房间里,让儿子看看新闻,解解闷。
坚强
每天把儿子伺候好后,钱桂英老人和老伴还要去地里干些农活,种些蔬菜,有时也会上街卖菜,以供家庭日常开支。22年里,钱桂英基本上未出过远门,即使节日走亲戚也不在外吃饭。
令人欣慰的是,在自己的调教下儿子极其缓慢地学习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能用粘连在一起的手指自己吃饭了,其孙子目前也已经在合肥找到一份工作。
2016年,钱桂英全家4口人,全年领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000多元。“前几天街道民政办和村里的干部来到我家宣传民生政策,像我儿子这种情况现在符合办理单独立户条件,社区积极帮助整理资料,为我儿子去派出所办理了分户手续,并重新申请办理了低保,标准将有所提高。派出所也来家里为儿子免费拍照办理二代身份证。办事处与社区干部还把我儿子的残疾证等级由二级升为一级。现在儿子有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800元/年和60元/月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是民生工程的阳光,一直温暖着我这苦难的家庭。”
虽说仍不富裕,但在钱桂英看来,已经生活无忧,她不再为日子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