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美丽乡村的美丽延伸

  从美好乡村到美丽乡村,不仅仅是一字之差,而是建设内容及内涵的拓展和延伸。是由以中心村建设为主向整村推进及全镇辐射的“点”“面”转换,更是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向推进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升级。

  在望江县漳湖镇,集镇、六合村、回民村、红湖村,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串联起美丽乡村的“一路一风景”,并向周边村庄辐射。记者蹲点发现,乡村颜值提升的同时,村民精神文明同步提升。而这些“美丽成果”都成为村庄发展“美丽产业”的“美丽资本”。

  由点到面

  美丽成果初显现

  从望江县漳湖镇集镇出发,经082县道,上同马大堤,再拐入省道363,一路串联起漳湖镇集镇、六合村、回民村和红湖村,几年来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也尽收眼底。

  走在集镇大街记者看到,道路面侧分别拓宽了1.5米,绿化带点缀其间。过去沿街乱搭乱建也清除完毕,一眼望去,街道清爽了不少。

  不仅如此,漳湖镇还投入30多万元,在主干道两侧栽种樱花树,在打造特色风情小镇方面做足文章。

  沿路而行,不知不觉走到六合村。由于紧临集镇,同时又衔接回民村,六合村美丽乡村的建设颇费心思。

  中心村内次干道以及沟渠堤坝绿化采用乡土树种;清淤沟渠、当家塘及臭水沟,种植莲藕、茭白等经济作物;道路硬化率95%以上,实施雨污分流;修缮辅助用房、整理柴草堆,立面改造23000平方……经过一系列的建设,建成了一个农村田园风格的新六合村。

  “美丽乡村不能千村一面,所以在规划方面,我们不主张大拆大建,而是结合原始风貌,进行改造,建成有农村田园风格的美丽乡村。”六合村书记刘红兵介绍。

  漳湖镇镇长汪节明告诉记者,以“发挥农业优势、彰显民族特色、建设民族风情小镇”为目标,依托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美丽田园和50万亩油菜花海及滨江临湖等优势,确立了少数民族特色风情小镇的建设定位,着力将特色风情小镇和六合村、回民村、红湖村等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中心串点连片发展,围绕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目标,打造自然环境优美、民族特色鲜明、民族风情浓郁、景观精致典雅的特色生态小镇。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集镇整治,漳湖镇几个村庄串点连成,形成一路风景。

  集镇,道路向两侧拓宽了,周边商铺私搭棚子清除了,排水管网重新整改,增加了绿化,栽上了樱花,集镇气象一新;

  六合村,道路通了,房前屋后的杂屋清除了、排水沟进行了清淤,种上了荷花、生态茭白,乡土田园风光。

  回民村,特色建筑与村庄融为一体,打造出一条少数民族风情街,特色村寨扑而而来。

  红湖村,依水而建,远望过去,红顶白墙,一派农村特色的田贩风情。

  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激发了村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感,“看我的家乡多美。”在漳湖,微信朋友圈里晒家乡的村民比比皆是。

  “全镇7个行政村,其中回民、红湖中心村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六合中心村已通过市级验收,并具备省级条件。大湾、日兴中心村也在积极申报明年省级美丽乡村,目前加上集镇,全镇美丽乡村建设达到50%,明预计达到75%。”汪节明说。

  由表及里

  美丽乡村名符实

  在红湖村书记张洪海看来,美丽乡村建设,不仅需要干部推动,更需要百姓的支持,两者缺一不可。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红湖村卫生院面临搬迁,但村内除了村部旁边的一块空地之外,找不到合适的建设用地。为了支持建设,村小组开会,全票通过愿意将空地无偿交给村里使用。

  红湖第5村民小组修路,需要资金20多万元。由理事会牵头,涉及到的36户几天内就捐款5万多元,为顺利修路奠定了基础。

  70多岁的村民吴健,有着一门石雕的手艺,看到家乡变化,他亲手雕刻了一对石狮子,送给村部,表达他的感谢之情。

  “只要是公益事业,我们村民都支持。”这已经成为红湖村村民共识。

  村庄美了,文明之风也紧跟而来。

  这几天,六合村民丁自香家正在拆除围墙,并找来了施工人员,对挡路的围墙进行了重新修葺。“拆掉后移,路能加宽,村里开车也方便。为了村庄建设,这些小事我们都支持。”丁自香说。

  六合中心村村民理事会会长陈庆林告诉记者,虽然没有大拆大建,但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仍有一些违建需要拆除,但大家都很支持,主动拆除。

  不仅如此,不少村民都身体力行,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傍晚,六合村几名妇女聚在小广场上,跳起了广场舞。锻炼结束后,她们提着携带的小桶和夹子,沿路捡起垃圾来。这已经成为她们生活的日常。

  “现在村庄变美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当然应该维护好。”村民江松秀说。

  刘红兵告诉记者,美丽乡村除了村庄变美了之外,村庄里的老百姓的精神风貌也变“美”了,主动维护起村庄的建设成果。“看到垃圾不捡都难受。”

  作为全镇第一个省级美好乡村,回民村书记刘卫东感受颇深:“美丽乡村不只是刷墙、修路的表面美丽,更要是百姓精神风貌的美丽。”

  为了达到美丽乡村的“表里合一”,漳湖镇抓全民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了社会公德教育,形成了“人人爱护心物 人人参与建设”的良好风气。各村也通过文明家庭、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望江“三孝”等特色文明活动,推动文明之风建设,不断拓展美丽内涵。

  由村到景

  美丽产业正当时

  漳湖镇位于望江县武昌湖与长江“黄金水道”之间,自然资源丰富。在望江总体规划中,明确了漳湖镇望江县中心镇定位,也肯定了生态环境是漳湖镇发展的最大优势。

  同时漳湖镇还拥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美丽田园、望江50万亩油菜花海、江洲圩区风貌以及滨江临湖的风光等自然优势。这些山水人文给漳湖发展旅游提供了“美丽资本”。

  加上近年来,漳湖镇的交通环境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尤其是美丽乡村建设,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村民精神文明得到了极大提高。这些变化,让漳湖镇看到了新的机遇。

  这些天,刘红兵没事就往回民村跑。作为六合村书记,他想在六合与回民村之间开辟一条新通道,承接回民村旅游资源。

  “今年油菜花节回民村游客爆满,但我们也发现,仅有油菜花一样,还不能留住游客,带来了经济效益也有限。”刘红兵觉得,六合与回民紧紧相连,可以利用地理优势,做一些文章,留住游客,发展美丽产业。

  刘红兵的想法很多,打造“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茶园”、“小竹园”,再进行APP的开发,让城里人来承包小菜地,请村民养护,再通过手机查看。

  作为漳湖镇首尝乡村旅游产业甜头的回民村,也在谋划着摩天轮项目,扩建采摘园等,扩大现有资源,做大旅游产业。

  而有想法的不止刘红兵一人。近年来,漳湖镇依托美丽乡村的平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美丽成果”变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美丽资本”,“美丽”进一步延伸。

  8月22日上午,望江县旅游局、县农业委、漳湖镇及相关单位举行《漳湖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回民村旅游产业发展子规划》研究会,将现有的葛上线回民跨江塔、二战飞机残骸陈列馆、回民支队渡江烈士纪念馆、禅宗衣钵西风禅寺、油菜花海、樱花一条街、十公里新漳河等旅游资源进行了认真梳理。

  “我们漳湖镇将依托美丽乡村和集镇整治提升,将已完成的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红湖、回民、六合及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点连成线、线扩成面,成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平台。”漳湖镇镇长汪节明说,重点突出回民村中国少数民族村寨、国家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品牌,全力围绕“彰显民族特色,聚焦精致小镇,建设中心村,扮靓大漳湖,打好美丽牌”,有力有效实施美丽乡村中心村整村推进,扎实推动临港新城旅游强镇美丽漳湖建设。

关键词: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