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黄铺模式”:党建“铺”就小康路

 
  “问题村”变“明星村”

  初秋时节,走进潜山县黄铺镇黄铺村,这里坡谷葱郁河塘清澈、轻车慢道环绕田园、白墙灰瓦院落整齐、硬化道路通组到户、村民富足和谐安逸、干部群众同心同向,无不展现出华丽“蝶变”。

  “这个地方原来是‘天晴一块铜,下雨一坨浓’,路是没法走,到处黄泥巴。”潜山县黄铺镇黄铺村老党员郝中安这样对记者说,从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来看,首先便是道路修通了,黄铺村范围内,条条道路都硬化连通;从人居环境上来说,面貌大为一新,各个小村民组都进行了整治;从水利建设上来说,塘、堰、沟渠都在局部地开展整治;而从发展上来说,黄铺村抓住了丘陵地区特色,宜什么种什么,新兴产业上的葡萄园、桑园等果林园区,这些都是有利于支撑后期发展的动力。

  村民葛爱华在上海务工了十几年,以前村庄在他的印象里就是贫穷脏乱的样子,如今,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家乡给我的感觉就是落后,信息不通,现在则是一个在大上海务工十几年的人都想回来的地方,因为这边生活感觉很惬意,生活压力很小,农民们的生活很满足,也很幸福。不仅有娱乐、有休闲,还有可以让大家探讨学习的图书馆,那里面有太多适合咱们农民发展的农业知识。”

  党建“铺”就小康路

  黄铺村位于天柱山南麓,是潜山县的一个丘陵村,总面积21.5平方公里。早在2005年,该村由分属3个乡镇的3个村撤并而成,共辖64个村民组1812户7238人。合村之初,这个村仅账面负债就多达149万元,没有任何经营性资产。

  黄铺村经委会主任郝汉青告诉记者,刚并村时,黄铺就流传着“田难兴、地懒问,不行出去混一混”的顺口溜,村里老百姓普遍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各扫门前雪,各过各的小日子。有的村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甚至有人沉迷于打麻将、推牌九,缺少脱贫致富的精神头。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如今,爱村护村建村成为了村民们的自觉行动,向能人看齐家家思富致富谋新路、向“五好”家庭看齐家家崇尚美德树新风,百姓精神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不仅如此,该村现在还拥有固定资产2300多万元,经营资产1100多万元,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富裕村。由于村里有钱了,每年通过项目资金,包括村里自筹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美丽乡村建设,都在1000多万元。

  “近几年,黄铺村由过去的负债村变成现在的明星村,主要得益于他们坚持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建强村党组织为根本,引领推动农村的改革发展,其动力源泉就是选对了书记、建强了组织、发挥了作用,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潜山县黄铺镇党委书记徐海洋告诉记者。

  好制度焕发活力

  “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传家宝”。参加“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如今已经成为黄铺村党员、干部的自觉和习惯。

  在黄铺村礼堂,该村十二年如一日,雷打不动地坚持“三会一课”等制度。十二年来,黄铺村大事儿不出村,小事儿不出组,工作都在会场上讲出来,问题都在会上解决掉。

  2005年,黄铺村合村之初村里负债多、环境差、人心散,干群普遍缺少干事创业的精神。“我们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说实话也是被逼出来的,当时很多党员身份意识不强,群众人心不齐,决定的事往往执行不了。我们村两委商议后决定要把‘三会一课’这个制度法宝请出来,通过制度来打开干群心结,凝聚人心。”黄铺村党委书记王绍南告诉记者。

  黄铺村党员郝中安对此深有感悟,“村里‘三会一课’制度是常抓不懈,风雨无阻的。通过学习,我们党员的思想觉悟大大提高了。从咱们的这个会风来说,说八点半开会就八点半到场。从思想境界来说,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党员个人的利益让道于集体的利益。”

  通过真刀真枪的思想交锋,党员的身份意识回来了,党性观念也强了起来。

  好模式推动发展

  “黄铺村之所以发生这些变化,关键是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紧紧围绕实现共同富裕,坚持走‘村社一体、村企共建’的发展之路。”黄铺村党委书记王绍南说。

  早在2006年,黄铺村在推进3个千亩林业基地项目中,村干部带领群众自己当工人,苦干三个月,为村集体创收70万元,掘得了“第一桶金”。“这种把群众组织起来,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的法子让大家尝到了甜头。”王绍南告诉记者,在这之后大家干劲倍增,之后的几年,村里发动群众,通过承揽工程、提供劳务等方式,不仅彻底还清了债务,还实现了集体盈余。2012年,黄铺村成立锦绣农业专业合作社,由村集体注资580万元,全村1812户全部加入,通过规模化发展,带动群众“组团”闯市场。

  该村还把土地集中起来,变分散经营为集约发展。黄铺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及时编制“双环并举”发展规划,将整个村域划分为内环、外环,内环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外环分片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区。目前,全村土地流转面积达1.5万亩,占总面积64%,超过1/4的劳动力在村内农林公司、家庭农场等就近就业。

  “农村要快速发展,就必须把群众、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主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王绍南说,2010年,以村集体为主体,申报成立了锦绣家园农林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村“两委”为理事、村书记为董事长、村民代表为股东、全体村民为股民,经营管理村集体相关产业,收益由村民共享。在收益分配中,首先确保农户土地流转租金,划设保障“底线”;剩余收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再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实行按股分红。

关键词:小康模式黄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