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逐梦新时代 迈开新步伐

  群众健康享福祉

  11月1日下午,在宜秀区白泽湖乡黄石村卫生室内,村医王俊胜正在整理村民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手册。“区残联要求所有精神残疾村民签约,本村7人已签约,等下我带上材料到乡卫生院去一起会商进一步的服务工作。”王俊胜说。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如是强调,“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从去年10月开始,我市开始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是我省2016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任务。通过家庭医生签约,群众有了自己的首诊医生,并能够享受针对性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预约转诊、病伤康复、健康管理和长期照顾等联系协同的健康服务。在王俊胜这里,黄石村已有400多名村民签约享受服务,其中有100多名残疾村民。

  东塘组71岁村民王来保患有冠心病,去年底免费签约了家庭医生。“一发病起来,心慌发闷,现在医生一个月上门好几次,做检查、开药,给我吃饭吃药指导,很安心。”王来保说。

  在卫生室的墙上,还张贴着七年前的“温馨提示”——“本单位承诺以上公布的药品‘零差率’销售价格与省药品招标中心配送价格(进价)相符,敬请广大群众监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2010年,我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一体化的村卫生室取消药品加价,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村民到卫生室看病,基本药品费用全部按实际进价支付。2015年,我市公立医院也开始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在“全面取消以药养医”的改革路上,我市已渐行渐近。

  在基层农村从医17年,国家各项医疗政策和医疗改革的落实,群众受益良多,王俊胜都看在眼里。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民生工程,到药品零差价,再到近年的“351”“180”及宜秀区的零付费等健康扶贫政策,群众的医疗花费越来越少,经济负担越来越小。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民生工程,到药品零差价,再到近年的“351”“180”等健康扶贫政策,群众的医疗花费越来越少,经济负担越来越小,享受的健康服务正向“全方位全周期”迈进。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十九大报告对健康中国战略做了明确规划,群众定会享受更多福祉。”王俊胜说。

  就业之路更宽广

  “今后我们会有更多就业机会吗?”这个全社会都高度关注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了答案:“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这意味着,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在今年的就业过程中,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的李蔚然并没有为求职的事焦虑。得益于我市实施的就业扶持民生工程,李蔚然在市开发区提供的就业见习岗位上,被一家科技公司看中并顺利签订了就业协议。“经过就业见习岗位,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稳定工作,这要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李蔚然说,通过吸纳未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进行3-12个月的就业见习,能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尽快实现就业。

  市开发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发区不仅通过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让许多大学生找到了工作,而且还开发了公益性岗位,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仅今年上半年,市开发区就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发136个,就业见习岗位105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20万,完成新增就业3238人。

  从“十八大”以来的这5年,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民生工程,采取一系列亲民惠民举措,着力改善民计民生。全市民生方面累计支出101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2.2%,年均增长率为12.7%;深入实施省、市民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43.85亿元,生活难、就业难、看病难等难题正逐项逐条被破解……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就业效率大大提高。对于这一点,大学生姚曜更是体会得真切,从提出求职创业补贴申请,到800元补贴被打进银行账户,他没有为办这件事迈出校园半步。“我将材料交给辅导员,没过几天就拿到钱了,效率真高。”如今已经顺利就业的姚曜笑容满面。与此同时,就业技能培训持续发力,人人争有一技傍身。家住市菱北办事处的残疾小伙詹伟就是就业扶持民生工程的受益者之一。在参加了当地开办的就业技能培训班后,他的电脑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如今,利用“互联网+”自己在家开起网店的詹伟,在朋友圈里成了名气不小的电商。

  在今年的十九大报告中,就业被誉为“最大的民生”,并首提“大规模”、“全方位”和“人人”等,这意味着今后我国积极就业政策覆盖面将更广,就业服务更加周到细致,重点群体就业稳中有进、创业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就业服务保障日趋完善,“更稳定的工作”正托举起人民稳稳的幸福。

  踏法治“音符”而行

  “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10月18日,迎江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丁文军收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时听到这一句,看了看时间,9时17分。

  丁文军认为,12个字概括了极不平凡的五年里,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是所有基层法律工作者共同亲历的。

  作为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迎江法院在全省首开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先河,自2015年以来,法官员额遴选、组建审判团队、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司法责任制改革等试点改革措施平稳推进,在实践中探路,在研究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司法体制改革的经验,为全面推进司法体改革提供了一份有益借鉴和实践依据。

  也正因此,报告中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表述,丁文军格外关注。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相比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特别提到了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同时将“司法责任制”提到了新的高度。

  “司法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主体框架基本确定,并不意味着,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完全到位。”丁文军表示,“我们在推进试点改革时就感到,一个孤立的制度难以收获预期效果,必须有整体的配套制度纵深推进。同时,一个制度的实施,必然会带来新情况新问题,要用好新的配套制度,解决出现的新问题,让好的制度充分发挥作用。”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丁文军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十九大报告中这句关于“依法治国”的新鲜表述。

  2013年1月,十八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政法工作会上,首次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要求。十九大报告中对“法治中国”再部署:“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一系列重要举措,烙印在像丁文军一样的基层法律工作者心中,又化为“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的一个个坚实脚印。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明确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是十九大报告中的一大亮点,也是党中央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最关键的举措。

  作为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丁文军读十九大报告最深的感触是:报告通篇贯穿“依法治国”的理政思路,国家安全、社会治理、治贪惩腐、百姓福祉、执政兴国,唯奉法者强,唯明法者进。

  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一系列法治新判断、新思想成为十九大报告中的闪亮“音符”。报告中的新论断、新判断,在基层工作中都有体现,是过去五年的实践总结。近年来,案件数呈井喷式增长,正是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的一个表现;司法更加公开、透明、规范,彰显了依法治国的初步成效。而报告做出的新决断,是未来五年的宣言书、计划书,也是基层法律工作者的行动纲领。

  “党的十九大之后,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加基础性的作用,这是可以预见的。”丁文军说。
 

关键词:新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