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何花:她让农家书屋成为群众的精神家园和致富中转站

  80后的何花腿部有先天性残疾。2009年5月,她进入我市桐城吕亭镇洪桥村任残疾人专职委员,2014年8月任农家书屋专职管理员。其丈夫长年在外务工,孩子也在该村小学读五年级。“何花虽身有残疾,但她却毫不畏惧困难,对待工作非常认真,热心服务群众,为咱们村3800多群众提供精神食粮。”12月1日,村里的同事这样介绍她。


图为何花在整理书籍

  温馨家园

  2014年8月,刚走上图书管理员岗位的何花,面对几千本图书手足无措,她手忙脚乱地帮借阅者寻找图书时才感觉这项工作不简单,中专学历的她深感自己对图书管理知识掌握得太少了。她暗下决心,一定当一名称职的图书管理员,让自己管理的农家书屋成为大伙的“温馨家园”。

  每次书屋配置新书,她都勤于推荐,使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借阅到最满意、最需要的书;开架借阅容易出现乱架现象,何花又勤于整理,尽快把归还的图书分类整理到书架上,方便其他群众借阅。每次村民来归还借阅的图书,她总是勤于询问,问问图书怎么样,是否有收获,从群众所借图书的类型分析其阅读倾向,从群众的言谈中了解大家的阅读要求,以便下次有针对性地推荐。

  面对众多的借书群众,还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热心。每一次借书、还书都要登记,归档,还要把大家归还的图书及时整理上架,要使每一种图书始终保持在固定的架位上,还要及时修补一些破旧的图书使之流通,何花总是默默地耐心为群众服务,没有一句怨言;农村事务繁多,村民借阅图书时间也不尽相同,何花就按照不同的服务对象,灵活安排对外开放时间。有在田间劳作的群众傍晚收工后才有时间借还书,她就把农家书屋开放时间相对延长。有时刚下班回到家,接到借阅电话,她就立刻赶到书屋为群众服务。不论什么时间,只要有群众来借阅书籍,也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谁来何花总是热心接待,耐心推荐,仔细填写借阅登记簿。

  每天上班,何花第一件事就是为前来借书群众准备好茶水。“大家来书屋,喝一口清茶,看一本书籍,让劳作的身心放松一下,应该是很温馨的。”何花说:“每天来书屋读书的人比较多,看到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我心里也特别欣慰。”

  精神乐园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方便群众借阅,何花对农家书屋所有书籍进行进行微机管理,在微机上进行借还登记。她还为书屋制定了合理的借阅时间,全开架借阅,周一到周五安排指定借阅时间,周六、周日、节假日全天候开放,满足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读书愿望,也确保了农家书屋的阅览率。

  而为了满足读者需求,何花还在农家书屋设立了“读者需求簿”,征询借阅者的意见,及时调整图书结构。除了上级配发的图书外,何花还拾遗补缺,订阅一部分群众喜爱的图书,并及时做好图书的更换工作,使藏书质量得到提高。

  为了有效的激发了群众读书用书的热情,勤于思考的何花还积极组织开展一些读书活动。她通过组织读者座谈会、留守儿童读书比赛、亲子阅读等活动,将农家书屋3500多册图书、30余种报刊等学习资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农家书屋借阅量逐年攀升,育人效应日益彰显,切实解决了该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劳动群众好习惯,钢笔本子随身带;不打麻将不摸牌,有空就到书屋来;读书看报取真经。”这些村民自创的顺口溜,生动地道出了何花管理的农家书屋给大伙带来的欣喜变化,农家书屋已经成为了大伙的“精神乐园”。

  致富宝典

  在何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该村农家书屋的功能不断得到凸显,书屋为群众提供了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源头活水。通过在农家书屋中的学习,涌现出了一批学习型群众,成就了当地一批农村种养殖业的“土专家”。

  村民黄爱慧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几亩茶地,过去茶叶不仅产量不高,而且口感也不好,听说村里办了农家书屋,她在茶叶种植过程一遇到难题就急着往书屋跑,找一些怎样能种好茶的图书。何花耐心帮她查目录,找资料。通过知识引领,黄爱慧家的茶叶产量上去了,口感提升了,茶地的规模也扩大了好几倍,她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的种茶土专家。“何花和农家书屋可帮了我的大忙了。”黄爱慧笑着说。

  农家书屋已经成为群众致富的中转站。就这样,洪桥村的村民慢慢习惯了有问题就去书屋借书看,渐渐地,村里的麻将声少了,调皮捣蛋的孩子少了,大人、小孩有事没事都喜欢看看书。

  目前,该村农家书屋办得红红火火,配备了书柜、阅览桌子、电脑、彩电、DVD等设施。拥有农林、科技、法律、经济、卫生、文学教育、文化艺术、少儿等各类图书1000余种3500多册,报刊30余种,音像制品200多张。其本人获得了“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获当地表彰;省文化厅还专门为其拍摄了微视频, 2017年8月省文化厅调研农家书屋时对其先进事迹予以了赞扬。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何花管理的农家书屋已经成为群众的理想精神家园,成为一所滋润农村群众心灵的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