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路灯、绿化、电力改造、桥梁、综合管廊等若干个子工程
道路有16条,总长约50公里。所有道路按照外环北路的标准建设,从承载能力、交通设施到路面沥青、绿化亮化,均和外环北路一样
12月18日拍摄的市经开区三期区间道路 叶竞 摄
今年初,市经开区三期基础设施全面开工建设。目前,体量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已经接近尾声,三期1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道路网架基本形成。
12月15日,记者来到经开区三期建设现场,一辆辆渣土车鱼贯而出,多支施工队在“分配区域”中各司其职,紧张施工。三期1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路灯、绿化、电力改造、桥梁、综合管廊等若干个子工程。其中道路有16条,总长约50公里。按照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施工的理念,所有道路按照外环北路的标准建设,从承载能力、交通设施到路面沥青、绿化亮化,均和外环北路一样。配套设施同步施工,道路两侧已经密集栽种着高约2米的行道树。灯光无缝对接,1200盏路灯全部采用LED光源,灯杆高度达到13.5米,灯杆间距不超过25米。“所有道路的主体工程已经结束,现在正在进行辅助工程,预计春节前能竣工通车。”中铁十局项目负责人潘克辉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工程中建成了全市第一条综合管廊。当日上午,在施工人员带领下,记者沿着宽约60米的和平东路行走,看到道路东侧有一个地下建筑物并肩而过。这个两层的建筑物高3.5米、宽6米、全长3公里,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管廊位于商住地块,满足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能避免城市“蜘蛛网线”。“以后还会建更多的综合管廊,胜利路、方兴路和天柱山路的管廊已经在规划中,建成后,便于地下管线的管理和维护,不会再出现马路链条的现象。”市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为保证工程建设既有速度又有质量,市经开区采取多标段同时开工的方法,多头并进。最高峰时工地现场有2000多名工人和1000台设备。“工作环境好,大家的干劲都很足。”来自宣城的赵炎是和平东路施工现场负责人,在这里工作了大半年,他对工程进展之快感触颇深。经过平整,目前已有3045亩土地化为平地。望着眼前广阔的土地,从这拆迁出去的老峰镇村民韩赐宏十分感慨,“以前的农田和村民住宅,不到一年就改头换面了,十分期待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