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快讯 >

劝耕贷:农业金融“活水”

  长期以来,由于“成本高、风险高、效益低”,农村金融服务成为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之一。2016年4月,我省通过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在全国首创“劝耕贷”担保品种,主要服务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产业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劝耕贷”在太湖县试点实施一年以来,已累计为13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融资3764万元,有效解决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贵、慢”的发展难题——

  农民融资

  不再难

  “这次‘劝耕贷’给我们公司的贷款额度是300万元,及时解决了我们购买饲料时资金不足的难题,直接为公司带来的收益近5万元。我们计划用这笔贷款购买1000吨的鸡饲料,这些小鸡仔未来的口粮全靠‘劝耕贷’了!”近日,在太湖县城西乡大龙村的小黄鸡养殖基地,景湖农业的负责人宋贤锋在接受采访时笑着对记者说道。

  宋贤锋创办的“景湖农业”,是一家专门从事蛋鸡养殖、林业种植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鸡蛋1800万枚、土鸡40余万羽。作为一名职业农民,宋贤锋紧跟互联网大潮,并将很多先进理念也融入了养殖之中,发展环保型的生态养殖。“不过由于生态养殖回款慢,前期投入巨大,运营资金缺口往往比较大。”

  宋贤锋说,“过去由于没有有效抵押物和担保人,很难从银行借到贷款,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现在有了‘劝耕贷’,真是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及时雨'啊。”

  太湖县有农业人口50多万,全县流转土地面积18万亩左右,农民专业合作社913家,家庭农场670家,是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国家级肉鸡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示范县和全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新型农业发展主体蓬勃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也随之迫切。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和担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不了银行信贷视野,导致融资难上加难。

  “劝耕贷”的出现破解了这个难题。贷款流程更少、额度更高、放款更快、期限更活、利息更低,“劝耕贷"相比于其他贷款具有最多优势,为发展现代农业注入了金融"活水”。

  大幅度降低了农户贷款的融资成本,也提高了农户贷款的可得性,农户现在拿到贷款比以前更加容易,贷款成本也大幅下降。太湖县农委主任汪雁祥说,“劝耕贷”在太湖县试点实施一年以来,已累计为13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融资3764万元,这是“劝耕贷”向村纵深推进的一个缩影。截至2017年底,“劝耕贷”已在全省68个县(市、区)落地,为735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35.16亿元,有效解决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贵、慢”的发展难题。

  服务“三农”

  更贴心

  “劝耕贷”,是2016年4月我省在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领域的全国首创,主要服务对象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产业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单户贷款额度最高100万元,龙头企业原则上最高融资额度不超过5000万元。

  从银行上门考察到30万元的贷款发放到手,只用了一周的时间,这让种粮大户王仕传直说想不到。“不仅速度快,而且年利息也只要6.42%,真是减轻了我不少负担啊。”王仕传说,2017年他打听到太湖县正在试点“劝耕贷”,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申请了30万元,准备发展水稻种植。他原以为,周期怎么说也得一个月以上,谁知银行从上门考察到发放贷款只用了7个工作日。

  “‘劝耕贷’通过有能力的担保机构介入,形成政府、担保公司、银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担、共推、共管、共享的新型支农资金使用机制。农民再也无需自己去找担保人和抵押物。”安徽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太湖负责人洪木子告诉记者,“劝耕贷”通过错位把关,为所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建立“融资身份证”,精准识别主体风险,保障了担保的可持续。

  记者在太湖县城西乡了解到,“劝耕贷”从乡镇切入,利用乡镇管理部门对本地经营主体的了解进行信息摸底和数据收集,成为经营主体建档立卡的基础数据资料。“我们通过村级信息摸底、乡镇数据搜集,给所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城西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章国庆说,对申请"劝耕贷"的农民,从家庭信息、管理水平、经营效益、社会信誉、借款用途等进行审核,发放贷款后,还要跟踪贷款使用去向,并定期走访和帮扶,提高借款人的经营管理和偿债能力。同时,注重信用培育,塑造新型职业农民的诚信理念。目前,全乡已为19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支持640万元。

  洪木子表示,作为解决“三农”贷款担保难的有效尝试,2016年底财政部向全国推广“劝耕贷”模式。今年我省"劝耕贷"将继续坚持政策性功能定位,心无旁骛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措并举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

关键词:活水农业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