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红脸出汗”的正效应

  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中央纪委提出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的第一种,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的新实践。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的嘹亮号角,全面从严治党、赢得党心民心的决心更坚、自信更足。

  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既是落实责任的“加压器”、防患未然的“防火墙”、及时敲响的“警示钟”,更是改进工作的“助推器”。怀宁县黄龙镇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将每周一推进工作的机关例会,演变为制度化的“红脸出汗会”。实际工作中,“咬耳朵”“扯袖子”提醒什么,“红脸”“出汗”又有怎样的效果?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真格批评

  防小防早

  2018年1月29日,周一。雪后室外寒气袭人,怀宁县黄龙镇镇政府会议室内,一些同志却“红了脸”“出了汗”。

  这是每周一的机关例会,在黄龙,常态的工作推进会,也成为制度化的“红脸出汗会”。

  70多名镇村干部围坐会议室,会议一开始,镇党委书记、镇长盛春林就直奔主题——

  “临近年关,我们要做的事很多。有的村、社区森林防火重点地段、重点时段的巡逻督查松懈散漫,值班值守不到位,会上通报批评;各位都在规定的时间23日前完成了脱贫攻坚帮扶对象大走访,但镇机关里的王某、程某等几位同志,走访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既没走出‘深度’也没访出‘温度’,点名批评。”

  批评不留情面,不存顾忌,盛春林一口气对好几位镇村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与态度提出了批评意见。镇纪委书记刘和杰的接力批评则更是“火力”十足:

  “近期镇纪委开展专项督察,发现镇林业中心站职工黄某某、汪某某无故连续三天旷工;朝阳村一位专干张某某工作时间擅自离岗到群众家打牌,另一位专干方某某无故缺会,决定对他们实施问责并给予纪律处分,同时责令存在问题的单位、村立即整改。”

  当面通报批评的“辣味”使得会议气氛陡然紧张,直指问题的“火药桶”引爆,冲击波袭来,当事同志“咬耳扯袖”“红脸出汗”。

  “只要发现问题苗头,不分职务、资历,就在会议上立即通报批评,这是对镇村党员干部的真正爱护。”刘和杰坦言,以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过于温和,没有力度,甚至成了变相表扬,“明明‘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就能解决的问题,放任演变为‘极极少数’,这对组合和干部都是不负责任!”

  批评要有辣味,出汗方显效果。倒逼干部改进作风,促进工作,每周一“红脸出汗会”产生的正面效应,黄龙的镇村干部和群众有目共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在其中,许多细小问题有时不一定感受得到,动了真格的批评,能帮助人及时、准确地认识自己,防身治病。同时,我们也丝毫不敢放松自我要求,铆足干劲做好每一项工作,确保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任务。”黄龙镇杨林村党支部书记黄进说。

  关口前移,防小防早,从群众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抓起。一年来,黄龙镇纪委执纪审查立案8件,结案7件,处理7人,其中党内警告4人,严重警告2人,留党察看1人。对乡镇基层站所工作人员工作作风、纪律作风、生活作风进行巡查督查10次,督查一次通报一次,查处关键岗位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提醒约谈3人,诫勉谈话4人,通报批评5人,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

  忠言逆耳

  心悬戒尺

  提高扶贫工作认识、加强扶贫政策学习和宣传、改进工作作风——在黄龙镇纪委的一份谈话记录里,根据县委督查组督察情况反馈,纪委书记刘和杰代表镇纪委对三位同志进行提醒约谈时提出的几点明确要求,也被三位被约谈人书写在工作笔记的扉页上。

  因在扶贫过程中不够主动,对帮扶对象基本情况不了解,帮扶措施、政策及成效动态不清楚,对扶贫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程某某等三位同志的工作作风问题在巡查督察中被发现。

  “忠言逆耳,督察和约谈像探照灯一样照亮了平时看不到的死角,对我们是个极大的警醒。”三位同志接受约谈后的表态发言,将“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行动指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工作例会对作风不实、推进不力的同志点名批评;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融入每月1次的党委中心组学习;每月镇纪委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督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把握节假日等时间节点,重点督察违规公款吃喝、公务用车等情况,不定时对镇、村便民大厅服务窗口进行作风督察;全方位监管扶贫领域,重点对作风不实、履职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违纪问题坚决查处……

  不掩作风之短、不避逆耳之言。在盛春林看来,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肃,落实主体责任上重下轻、上热下冷”。

  “成绩有,问题也有。推动各项工作,还存在措施不力、进度缓慢的问题;问责力度还不够;政治、规矩讲了还不够严,表率还没作好……分管工作出现的问题,我全部认领。”要批评,更要自我批评,盛春林觉得“火力”不能仅开向其他同志,首先要把自己摆进去,带头认领责任。

  互相批评一针见血、谈深谈透;自我批评果断真诚、落细落小。大小会上没了遮遮掩掩的“柔情汉”,只有揭短亮丑的“冷面侠”,寓“严”与“实”于日常监督,扎紧了基层反腐倡廉的“紧箍咒”,让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落地生效成为可能。

  “3万余字的十九大报告,第十三部分有关‘从严治党’的内容就有4000余字,占据报告全文的八分之一之多,可见分量之重。”十九大精神学习的热潮不落,报告中重点阐述的“从严治党”,字字句句既是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也成为黄龙镇镇、村党员干部悬在心头的一把戒尺。

  设一道“底线”、划一条“红线”、标一片“雷区”,心悬戒尺,行有所止。

  “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运用好中央纪委提出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的第一种,是纪律审查工作理念和实践上的重大转型。”刘和杰强调,“执纪督察能否起到效果,专题通报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整改的行动和落实的成效。治‘病树’、拔‘烂树’、护‘森林’,要有‘刮骨疗毒’的勇气和担当,才能不出事、能干事、干成事,进而推动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的跃升。”

关键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