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乡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乡土的守护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农村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咱们的新乡贤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涵育文明乡风、创新文化发展、加强基层治理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说起新乡贤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宿松县佐坝乡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石必健能滔滔不绝地说上好几个小时。

  过去,乡贤是对有作为的官员以及有崇高威望、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贤达去世之后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现如今,乡贤指的是退休返乡有作为的政府官员、耕读故土的贤人志士、德高望重的基层干部、有口皆碑的模范人物、反哺桑梓的业界精英以及其他所有愿意为家乡发展建设建言献策、出钱出力的先进典型。佐坝乡充分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1月底,记者也在该乡寻访到了几位“新乡贤”,且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尹强荣:回乡创业 报效乡梓

  去年1月份,宿松县文明委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宿松县“新乡贤”评选活动,授予了23名同志第二批宿松县“新乡贤”称号,尹强荣就是其中之一。

  尹强荣是佐坝乡振昌村人,出生于1964年。2010年之前,尹强荣一直在珠三角地区奋斗,从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成长为了一位小有成就的地产开发商。2010年,他怀着报效乡梓的愿望,回到家乡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在坚守自己的本业(房产开发和建筑业务)之余,又尝试起了农业开发。

  2014年,尹强荣回到佐坝乡流转土地5000余亩,打造农业示范园。很快,他的农业示范园就成了佐坝乡乃至全县有名的龙头企业,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而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综合型企业,有着近10个种植园,为附近村民提供了近200个就业岗位。

  尹强荣对于帮扶贫困户脱贫抱有很大的热情,公司专门研讨并制定了精准脱贫的实施方案,推出从解决就业、外包果园、贫困户带资入股、扶持销售网点、免费技术培训及招商奖励等六个方面的扶贫帮扶措施。

  其中带资入股即因地制宜的金融扶贫措施,是指按政府扶贫贷款政策,以贫困户贷款5万元为例,将5万元全部入股公司,5万元的贷款及利息均由公司偿还,贫困户除了能够得到财政贴息之外还能每年领到公司的固定分红2000元直至合同期满。去年6月9日,在振昌村,24户贫困户在办好贷款和签订协议手续之后,当场就领到了第一年度的分红2000元。

  据不完全统计,在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四带一自”上仅佐坝乡范围内就以入股分红和提供就业的形式带动了74位贫困户共同发展。

  虞观友:传承文南词 矢志不渝

  文南词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佐坝乡龙门村的虞松峦是文南词的发源地。《宿松县志》上记载,始于佐坝的虞松峦剧团在1931年名为虞松峦文南词戏班,从佐坝唱到宿松全县,甚至唱到了邻省湖北黄梅,还唱到了江西九江、湖口。

  龙门村书记虞观友是一个文南词爱好者,也是传承人之一,他的父亲虞炳炎是文南词第三代传承人。虞观友说,记得他小时候,虞松峦文南词剧团的演员们经常在他家由父亲指导排演剧目,他耳闻目染,渐渐地喜欢上了文南词,也非常爱唱文南词。父亲发现后,就有意识地培养他。他的刻苦用功,再加上父亲的倾力传授,让他成了一位民间文南词演唱二胡演奏艺人。

  虞观友是1995年当上龙门村书记的,在村里工作已有二十多年。父亲年迈,他自觉担起了传承文南词的责任,平时除了处理村里的事务,每周一、三、五都会组织剧团排练演出,恢复以前的老剧目。剧团演出不计任何报酬,附近村民家中有红白喜事,他们都会免费去演出。

  传承文南词,面临的困难有很多,单单资金方面,虞观友带着剧团里的老艺人们将必要的行当买下来,包括服装、音响、乐器、舞台设备,就已投入一、二十万了。

  “至于能够传承多久,能不能发扬光大,还是一个未知数。我所做的就是尽量让它被更多人了解到,至少保证在我们这一代,它还能是鲜活的。”二三十年的奔忙,没有消磨虞观友的热情,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

  2006年和2008年,文南词分别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从2017年开始,佐坝中心小学和龙门小学里都办起了文南词兴趣班,虞观友利用休息的时间给小学生们讲起了文南词。

  柳德生:老有所为 发挥余热

  今年74岁的柳德生算得上是老一辈乡贤中的代表人物了,他曾经是佐坝村的党支部书记,退休只后也没有闲着,一直竭尽全力为了老百姓谋福祉,热心帮扶五保户、组织机耕和兴修当家塘、关心留守儿童、调处邻里纠纷并且积极支持村级工作。

  柳德生告诉记者,他现在还身兼着好几个职务呢,比如杨柳村的村民小组组长、佐坝乡新农村建设促进协会副会长等等。2006年,为了凝聚各方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佐坝乡将一批法制观念、参政议政能力强以及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军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佐坝乡新农村建设促进协会”。这些老同志们为了新农村建设出了不少力呢,比如柳德生在得知佐洪公路有一拆迁户思想工作做不通的情况时,主动要求将此项工作交给他去做,他通过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那户拆迁户自己主动配合完成了拆迁。

  2011年,在修佐坝北街公路时,柳德生也是主动赶到施工现场帮起了忙,他除了帮助指挥交通、监督工程质量和记录明细账目之外,还当起了小工,比如给涵管接头处浇水、搬运石块等等。

  在村里,柳德生既能够化解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也能够处理疑难复杂的大事情。村里有个叫柳强的孩子,他的家境贫困,父亲又有智力障碍,奶奶年岁已高,柳德生担心柳强会走上歪路,经常主动在经济上接济他,并让他来自己家里吃饭,同孩子聊天。柳强家的房子破败不堪行将倒塌,柳德生主动承担起了建房监工的职责,从房子选址开始忙活,一直忙了5个月,帮助柳强家建起了新房。村里有一位89岁的孤寡老人,因为不慎摔伤了脚,行动不便,只能在家躺着,柳德生便动员村里的妇女组成了15人的服务队,每天轮流去老人家里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他75岁的老伴汪菊枝也加入了队伍中。爱心接力,日日没有间断,时至今年已是第三年了。

  刘永义:回乡行善 热心助学

  刘永义是佐坝乡扶贫助学的楷模,2016年以来,他先后被宿松县、佐坝乡授予“新乡贤”称号。

  刘永义老家在佐坝乡梁岭村,如今在福建已经有了一家自己的服饰公司。他幼年时期家境贫寒,读初中时因交不起学费曾一度辍学,后来自己搞点“小秋收”贴补学费才读完初中。17岁时,他与同村人一起外出打工,在泉州奋斗了30余年,赶上创业的浪潮,终于创办了自己的服饰公司。

  在创业有了成就后,刘永义就做起了公益,他在泉州地区救助贫寒捐出了几十万元,还被当地授予了“模范民营企业家”的称号。2016年刘永义回乡探亲时,听说家中的老母亲受到了乡里关工委的照顾,他很受感动,表示愿意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为乡里的穷苦孩子提供些帮助。

  2016年4月,刘永义在家乡创办了“永义基金会”,旨在扶贫奖优。近两年来,他共计捐赠了17.6万元,让96个家庭、138人次学生受益。其中,助贫受益学生110人次,善款14.8万元;奖励品学双优学生28人,金额达到2.8万元。

  去年11月份的捐赠大会,刘永义不仅自己出席了,还带了朋友来参加,他承诺说,会把基金会一直做下去。

关键词:新乡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