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抢抓机遇,顺势而为,迅速启动实施增减挂钩(退宅还耕)计划,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破解用地瓶颈。为营造合力推进增减挂钩(退宅还耕)工作的良好氛围,本报从即日起推出专栏,对增减挂钩(退宅还耕)进行政策解读,及时反映我市各地推进工作的动态进展,深入挖掘基层工作新经验、新成效。
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土部门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充分发挥国土资源超常规政策,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脱贫攻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利用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国土资源部于2016年出台了《国土资源部关于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老区开展增减挂钩的,可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增减挂钩收益,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及时全部返还贫困地区,确保通过增减挂钩实施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的农民受益。
2016年以来,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促进政策落实落地。目前,河北、山西、吉林、江苏、安徽、江西、河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青海等省份进行了节余指标流转交易,推进措施得力,节余指标流转规模大、效益显著,共流转使用节余指标7.16万亩,流转收益169.83亿元。实践表明,增减挂钩政策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在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既为扶贫搬迁工作筹集了主要资金,保障了搬迁工作顺利开展,又优化了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保护了耕地资源;有的地方还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和地质灾害避险工程,进一步加大了资金项目整合力度,从根本上改善了贫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