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弹腔可“餐”为传承

  中国好人、省级非遗潜山弹腔项目传承人许开学长期坚守偏僻小村,尽管古稀之年,仍克服中风偏瘫造成的行动不便,拖着病残的身体,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整理剧本,组建班社,发展演员,为潜山弹腔的发展与传承撑起一片天空

  可以不喝酒不吃肉,但要唱弹腔

  “千岁爷进寒宫,休要慌忙。站宫门听老头,改换真祥……”4月17日,春光明媚的下午,一串悠长的唱腔从潜山县五庙乡程冲村许家畈传出。几名年轻表演者头戴凤冠、身披戏服,为一个月后到县城演出加紧排练,练习的节目是弹腔宫廷戏《二进宫》。他们中间坐着一位头发花白、十分干瘦的老者,时而指挥动作、时而调整腔调,大家亲切地喊他“许老”。“许老”是这次演出的幕后“指挥家”。

  “许老”名叫许开学,今年72岁,许家畈会弹腔的人中他最年老,也最资深。

  许家畈是弹腔发源地,曾一度人人会唱、人人会哼。“我的祖辈依靠编竹篾为生,晚上大家坐在一起做工时,都会你应我和地唱几句,我跟在其中,喜欢听、喜欢记、也喜欢问,自然就学会了。”许开学说。耳濡目染中,他开始上台表演。“15岁时我第一次参与到父辈们的演出活动,演了一个配角。”许开学记得格外清楚。因为这次演出,拉开了他近60年投身弹腔艺术的序幕。

  从那以后,许开学哪怕扛着锄头干活,都会哼上几句。许开学对弹腔的喜爱,许家畈众人皆知。“弹腔可餐,可以不喝酒不吃肉,但不能不唱弹腔。”许开学说。在大儿子许承波记忆里,父亲有钱也唱,没钱也唱,忙的时候也唱,闲的时候也唱。

  除了一腔热情,许开学还有一股好学的韧劲。为了提高专业水平,他四处求教、潜心钻研。一路练下来,他的唱念坐打皆有板有眼,正当他渐入佳境时,弹腔艺术却不幸遭禁锢。

  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文化艺术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弹腔开始回生,14人组成的许家畈弹腔班社得以成立。“虽然中途沉寂了20多年,但我一直在心里默记。”凭着熟练的演技和圆润的唱腔,许开学成为班社的中坚力量,带领大家四处演出。

  中风后单手整理剧本

  好景不长,2008年,许开学中风了,左手始终蜷缩,左脚不利索,得依靠拐杖才能行走。住院两个月,可急坏了许老。上台表演是不可能了。“我躺在床上想,必须要为弹腔做点什么。”据许开学介绍,祖上一共传下9部大戏,只有3部戏有剧本,其他的奏、演、唱一直依靠口口相传,没有书面记录,更没有标准可参考,必须尽快整理出完整的剧本。

  抢修剧本成为他中风之后的头等大事。出院后,他把自己关进屋子里,由于左手不能动,他就单手誊写。遇上用线装订剧本时,他只能用嘴巴咬住线头,通过右手和嘴巴的配合来完成。起初,用圆珠笔写,发现不便于保存,便托人去县城买宣纸和毛笔,用正楷字体一笔一画写下。许家畈班社社长许承应是许开学的徒弟,据他回忆,为了尽可能记录清楚,师傅常常和他这个徒弟求教。“到了晚上他就拄着拐杖来了,我俩一起回忆,常常到夜里12点。”

  历经5年,他硬凭着自己的记忆先后整理出了6部剧本,而且每个剧本都在7000字以上。在许开学眼里,这些剧本比黄金还贵重。“县文化馆知道剧本是我的命根子,专门送了一个保险柜给我。”许开学边说,边小心翼翼地打开保险柜,这些线装戏本,笔迹不一,深浅不同,泛黄的纸张似乎见证着弹腔艺人的生活情景,更让人感受这位老艺人对艺术的敬畏之心。许开学希望,能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地传下去。

  许开学深知,光留下剧本远远不够,还要把表演传承下去。如今,班社平均每年演出30多场,每场都离不开他的坐镇指挥。“唱腔、动作、舞台灯,关于弹腔的点点滴滴,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排练弹腔节目离不开他的指挥和指导。”潜山县文化馆馆长芮刘斌告诉记者。

  从少年懵懂学艺到“台柱子”再到幕后指挥,许开学已经坚守了58年,这期间无论弹腔身处何种境地,热闹还是冷清,他始终怀抱一腔热情,不曾遗忘也从不放弃。

  将传承下来的三部戏复排成功

  在许开学的挖掘下,弹腔得以继承。弹腔的发展也正从“断层”向“后继有人”大步迈进。目前共有3名省级非遗传承人和3名市级非遗传承人。

  2015年11月初,潜山县开始对潜山弹腔现存的大戏进行复排。说是复排,其实一切几乎从零开始。许开学不顾年高体弱,每次排戏、演出,都亲自担任导演,小到一个唱段一句对白,大到为人处世的道理,他都倾囊相授。

  许开学近三年来先后亲自指导排演了6部传统大戏。如今,他最大的心愿是看到传承下来的3部戏全部复排成功。

  潜山弹腔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许开学的呕心沥血。他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弹腔艺术,他是潜山弹腔不可多得的摆渡人,为弹腔的新生力量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