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激活基层治理“小气候”

  城乡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迎江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使基层党建制度与基层治理机制有机衔接、良性互动,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小气候”,也激活了基层治理的“小气候”。

  民情交办,德治乡里

  4月24日,记者来到迎江区长风乡柘山村,一支由12人组成的手电筒工作队,自去年11月初成立以来,为这个村党群沟通架起了“暖心桥”。

  最初,这支队伍成立是为了向党员群众宣传十九大精神,由村里各片区德高望重、深得信任的老干部、老教师、村民组长、普通党员等组成,覆盖了全村各片区,平均每人走访80户村民。

  柘山村属城市近郊农村,村民多在城区工作,早出晚归,白天家中无人,手电筒工作队不得不起早贪黑入户宣传。除村里2.5公里主干道有路灯外,其他农村道路只能摸黑行走,因工作队人手一支手电筒,因而最初得名手电筒宣传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经过三个月的入户宣传,宣传队改为工作队。这支成员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的手电筒工作队,在日常走访中,成为收集群众意见、传递群众心声、处理基层矛盾的乡村德治活载体。

  手电筒工作队成员63岁的何店组老教师王良木告诉记者,那时候,他常常是早起出门,晚上吃过饭就出门,一般到晚上11点才回家。到村民家中走访,宣传十九大精神的同时还宣传防火、铁路线周边安全,做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群众工作等。这条农村公路1.4公里,由2米拓宽到5米,需要占用群众田地,通过多次反复地做工作,讲道理讲政策,最终这条路在去年12月份完工了。

  长风乡党委委员杨娟告诉记者,柘山村手电筒工作队是乡党委建立“晨读夜话+民情日记”制度的体现之一,到村民群众家中宣讲新理论、新政策,将党的声音传下去,将群众呼声带上来,在乡党政办挂牌设立民情办,对记录的民情汇总分类,归口交办、定期督办、及时反馈。

  柘山村范围内遍布小山丘,大小共有十几个,列入防火重点的有6个,且山丘出入口多,比较分散,每年森林防火期各级干部都要值守,平时以村治村防为主。

  村党总支书记叶军说,这样要耗费大量人力,在手电筒工作队走访中有村民提议,用拦网将山丘维护起来,重点道路开设出入口。村两委将意见收集起来,向乡里建议,得到响应。从今年1月开始施工到清明节前拦网工程完工,柘山村和相邻的高松村共围起了11公里长的拦网。这样一来,防火值守的人力减少了,重点路段设出入口,火灾隐患也明显减小。

  去年11月,将军村群众反映将军小学门口道路拓宽后缺少交通安全设施,存在安全隐患,乡民情办转交给乡公路站后三天内,广角镜、减速带、爆闪灯等设施便安装完毕。今年2月,将军外护圩养殖大户反映对江节制闸老化,不能满足目前的排涝及灌溉需要,乡民情办及乡农委积极对上争取水利项目,目前项目已在招标。

  城市家园共建共治共享

  迎江区先锋社区的先锋巷,在我市城区餐饮领域小有名气。去年底,为期两个月的店铺外立面改造,使得这里成为古色古香的美食一条街。而这次改造,起源于社区民情日记,先锋社区为改造做了两年的准备工作。

  先锋社区社居委干部、网格长、楼栋长等,每人都有一本民情日记。社居委书记卢萍告诉记者,先锋巷两旁居住着原宜光大队失地农民和城镇居民,房子大约建于1999年,时间长了,问题就多了。大约从两年前开始,逐渐有经营户反映,沿街的外墙马赛克时常掉落,很不安全,外墙也越来越不好看,希望能统一改造,越来越多的经营户心声被收集在民情日记里。

  社居委将经营户的想法向上级部门反映,得到了认可,随后开始向经营户征求意见及统一意见,这一过程持续了两年。

  “经营户多,各家意见不一样,有的认为新的外立面店招钢架不安全,有的认为改造期间会影响效益而反对改造,有的认为先锋巷应禁止车辆通行等等,意见多而不统一。”卢萍说。

  社居委干部通过多次上门走访做工作,并将辖区单位法律、建筑、安全、设计等专业人员志愿者及网格长、楼栋长等召集在一起,和居民、经营户代表共同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去年10月,迎江区整合各项资金,通过统一招标,先锋巷外立面改造工程开始施工,年底完工。

  “改造期间,一些经营户对店铺内部重新装潢,店铺从里到外都有了新面貌。不少人反映,外立面改造后生意好了,经营户开始自觉注意文明形象,先锋巷整体面貌提升了。”卢萍说,“2016年先锋巷的地下管网改造,也得益于民情日记,收集群众意见,共同参与城市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关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要求中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社区党组织要进一步充满活力,凝聚人心力量。”“小区里的健身器材要及时维修,使居民安全健身。”“小区内违章建筑要拆除,庭院内草坪要及时护理,满足居民对美好居住环境的需求。”……每月15日下午,秦潭湖社区党员“庭院座谈”,社区网格长都参与其中,这些建议和意见都被记录在微日志。秦潭湖社区这种就近就便的党小组活动方式,激发了社区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名党员带动一方,党员示范作用辐射到楼栋庭院。

  每到周五下午,社区议事中心就异常爆满,聚集在这里的有非公企业党支部负责人、社区党员楼栋长等,大家在一起话民生、论发展。周五“说事”吧解决了居民在生活中的小事难事,坚持周五“说事”制度,搭建起了业主与物业、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间交流的和谐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