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青年单德森一个人拉起一支队伍,一支队伍带动一个行业。从个人的全国劳模,到集体的全国工人先锋号,在电力行业见证与书写劳模精神的传承与壮大
在创新中弘扬劳模精神
劳模精神的传承
单德森是国网安庆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班长,也是个输电带电作业人员,更是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劳动模范。
他和他班组的6名成员负责整个安庆地区35千伏以上、2442千米、8621基杆塔的带电消缺作业。“带电消缺作业,就是在带电的情况下对高压线路进行消除缺陷。”单德森介绍,平均下来,他每年光爬铁塔就有3万多米,相当于4个珠穆朗玛峰。
这项工作不但繁重,更是危险,“危险程度大概就是商业保险都不给我们投保。”单德森笑着说。“19岁毕业就到了国网安庆供电公司,相继在运行、检修岗位工作,2003年单德森纯粹主动要求调到这个岗位。”
单德森的父亲也是国网安庆供电公司的员工,且两次获得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单德森和姐姐都踏着父亲足迹进入电力行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姐姐也曾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
“父亲的劳模时代,劳模大部分是来自生产一线的工人、农民,他们兢兢业业、踏实勤奋。我们不仅要继承这种精神,还要注重知识创新,让自己成为知识型、创新型人才。”单德森不仅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以他名字命名的单德森劳模创新工作室在2013年成立。
先锋作用的壮大
单德森劳模创新工作室让12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他们以“创新”壮大先锋作用。
这12个人以全国劳模单德森为核心,由输电室技术骨干,专业技师及年轻大学生组成,包括高级技师及研究生六人、技师及本科生六人,通过导师带徒,传帮带,工作室成为技能大师、工作骨干的孵化室。
日常带电作业中,绝缘子型号与检修工器具不配套曾让单德森和工友们颇感苦恼。“一套卡具只能更换一套绝缘子,很不经济。能不能将固定的内槽换成活动的,让卡具能通用?”这个念头在单德森的脑海里不断生长,不是科班出身的他,白天上班,晚上回家找来各种书籍、资料“攻关”,与班组成员反复揣摩,画图纸,计算,收集各类绝缘子参数……最终找到解决办法,研发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万能卡具”,在检修实践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借用计算机与摄像机的强大功能,研发出输电线路故障辅助查询系统,解决困扰多代线路人的难题,大大降低作业中的风险系数……工作室成立五年来,先后有12项创新项目获得安徽省公司群众性创新奖,15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
全国电力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全国质量协会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群众创新二等奖、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QC成果二等奖、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职工创新实践活动三等奖,工作室屡获殊荣,今年,单德森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