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部队生涯让他受益终生
“我是1989年春季去当兵的,1992年底退伍,别看只有四年,却让我受益终生。”说起在广东湛江短暂的当兵生涯,47岁的蒋伟感慨颇深。
蒋伟生于怀宁县石镜乡大糖村的一个贫困家庭。跟大多数农家子弟一样,他也曾寄希望于发奋读书、考上大学来改变命运。由于家贫,导致他初中毕业就被迫辍学回乡务农。
1989年,机会再次降临,当年18岁的他应征入伍,来到广东湛江光荣地当上了一名海军。他进部队之初就很“下劲儿”,别人做得好,他一定要做得更好。在部队期间,蒋伟思想积极,军训认真,不怕吃苦,经过部队大熔炉的锤炼,他进步很快,先后获得多种荣誉,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4年后,蒋伟光荣退伍,凭着在部队练就的一身过硬本领,他在广东务工创业,手头也逐渐有了一笔可观的积蓄。有了经济基础后,蒋伟不甘心总为别人打工,要自己干点事业。想来想去,他决定回乡创业带领群众一起致富。
可当他回到家乡大塘村,触目所及的仍是贫穷落后的村落。留守在村里的人寥寥无几,年富力强的纷纷外出经商、打工,村里的经济也是“贫血、缺钙”。蒋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觉得自己属于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又是共产党员、退伍军人,理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向穷山恶水开战。大塘村地处山区,怎样才是带领村民走向致富的最有效途径呢?蒋伟想到了种树,既可以向大山要效益,又可以解决生态问题。随后,蒋伟被石镜乡党委推选担任大塘村党支部副书记。在走马上任的第一天,他向上级党组织、村两委和全体村民许下承诺:“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多办事,一切为了村民。”
“我只是做了一名村干部应该做的事”
“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多办事”,不是一句空话。工作中,蒋伟以身作则,认真贯彻和执行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每当村民遇到难事,他都认真对待,真正做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要想富先修路,大塘村原来道路崎岖不平,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近年来,他和村两委一班人筹集100多万元为村里修了3.24公里的水泥路,同时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大力修建村中心道路,如今,全村大部分的泥泞坑洼道路已基本实现水泥路或砂石化,货运的大卡车顺畅地进入了村组,群众的粮食和土特产成了商贩手中的香饽饽,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此外,蒋伟和村干部一起又为群众修建了10多口当家塘;依据上级危房改造政策,安装了60盏路灯;全村原来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97人,在蒋伟和村干部的努力下,脱贫36户75人,剩余的16户22人确保这两年全部脱贫……
谈到今后的发展,蒋伟说:“作为一名退役老兵、村党支部副书记,我有责任更有信心发展村级经济,今年村里已流转山地60亩,新上荞麦基地,同时流转400亩山场通过招商引资方式种植蓝莓。”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蒋伟作为村党支部副书记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蒋伟为人耿直,真正俯下身子为老百姓办事,带领老百姓致富,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信赖,是我们镇村干部学习的榜样。”石镜乡党委副书记兼大塘村党支部书记郑先胜坦言。
荒山上建起“绿色银行”
2013年,蒋伟利用前些年在外创业的机会,融资投资300多万元回乡承包山场500亩走种养致富道路。
说干就干,蒋伟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创业征程。他种植水田102亩、鱼塘60亩,其余全部种植了桂花、望春花、石楠、紫薇等10多种品种树木,通过土地流转、农户以土地入股等形式,为当地农民拓宽致富路,在荒山岗上建起“绿色银行”。经过辛勤抚育,种植的250亩山场渐渐显现一片喜人的新绿。
近日,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塘村山间,一大早,蒋伟便开始在绿壳蛋鸡养殖基地里来回地忙活着,打扫、喂食、防疫、消毒……绿壳蛋鸡围着他“叽叽咕咕”地叫个不停,给静谧的山间增添几分鲜活的气息。“我是在山上建起了散养土鸡,年养殖土鸡2500只,带动150户群众走上养鸡增收道路”蒋伟自豪地说。8点不到,蒋伟就将剩下的事交给鸡场管理人员,自己赶到到村里上班,和村干部一起谋划村民脱贫事宜。
为带领更多的群众一起致富,蒋伟注册成立了种植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纳入村里贫困户和一般社员。合作社免费为社员发放鸡苗,提供技术指导,回收成鸡和鸡蛋。同时,他的基地常年用工全部是本村村民,年发放工资10多万元。“我下一步向休闲农业和民宿发展,带领更多的群众和我一起致富。”蒋伟充满信心地说。
如今的大塘村,山在变青,水在变秀,蒋伟的“大塘梦”正在一步一步转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