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
防治大气污染
日前,桐城市总投资约800万元、建筑面积达1855平方米的环境监测站正式建成使用,并通过标准化验收。
“新建成的环境监测站标志我市环保监测能力的提高和监测质量的提升,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桐城市环境监测站站长吴坤介绍道,该市投入180万元购进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用于加强环境自动检测设施,同时开展空气质量网格化工作完成点位论证,全市第二座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也在积极筹建之中,届时环境监测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桐城市积极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列出一张张环保清单: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和油气改造工作,对400多个建筑工地、4个混凝土搅拌站进行了扬尘整治,关闭非煤矿山9个…其中通过实施网格化监管和创新手段,全面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提升工程,成效显著,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78%,位于安庆市首位,成为全省首批命名的3个省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产业示范园区之一。
2017年,桐城市共淘汰改造工业燃煤锅炉59台、生活燃煤锅炉27台,大力推广使用生物质锅炉。
“生物质锅炉将使用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提供取暖、洗浴与生活的热水,燃料来自于对各类秸秆的加工利用。”作为专业人士,安徽香杨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江五一介绍说。
2018年1-4月份,桐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72%,4月份环境质量考核位居安庆市县域前三。当月,桐城市“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推进快、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工作获安徽省通报表彰。
【清水】
拆除养殖围栏
初夏的嬉子湖面,凉风阵阵,碧波荡漾,一望无际,让人心旷神怡。“现在,湖区已没有一处围栏网养殖点,所有的围栏网都已拆除。”桐城市嬉子湖镇副镇长郑祖忠介绍到,过去,密密麻麻的竹竿和围网分布在12.8万亩的嬉子湖水面上,高密度的养殖和饲料投放,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水质。
“3月底,我们不仅拆除了所有的围栏网,而且关闭了沿湖200米内全部的9家畜禽养殖场,真正从源头上整治水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做到习总书记所说的,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郑祖忠说,借助围栏网拆除的东风,该镇成功举办首届乡村旅游暨红花草观赏节,吸引数万名游客泛舟湖上,赏花游玩,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和周边村民增收。
【绿地】
“文都”迈向“绿都”
在桐城市率先树立首块“林长制”公示牌的文昌街道交通村,一幅令人欣喜的农村新面貌映入眼帘,有路的地方就有绿化带,家家门前花草飘香,屋后绿树成荫。
“林长制的实施,不仅使得村里的一山一坡、一草一木都有了专员管理,更增强了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现在村民们都自觉爱护花草,保山护绿。”交通村村级“林长”束立新介绍到。从2017年9月起,桐城市共设立各级“林长”687人,全市“一园一林、一山一坡”都有了明确的管护责任人。
走进桐城市新改造完成的市民广场,一副干净整齐、开阔大气的绿色画卷映入眼帘。据悉,新改造的市民广场累计绿化面积2800平方米,绿树灌木相间,错落有致,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观。市民宋大爷一边拿着手机拍照,一边高兴地说:“现在的广场环境好了,轮廓大了,还经常有一些大型表演,以后我们这些老年人又多了一个休闲活动的好去处。”
“到2020年,桐城市森林覆盖率达34%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超过300万立方米,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平方米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桐城市林长制办公室主任彭国民说到,闻名遐迩的“文都”如今正大步迈向生态宜居、清新靓丽新“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