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六旬老人王新江身后无偿捐献角膜和遗体

王新江的捐献志愿者证书和荣誉证书(左上)。 查灿华 摄

  他,退休前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疾控一线职工,默默无闻是他给人们普遍的印象;没想到一个开明通达的想法并最终得以实施,却让他在去世后成为了当地的名人。他就是望江县疾控中心的退休职工王新江。

  可能因为生前酷爱读书的缘故,他对于生命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理解——当人的生命即将逝去,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和这个世界告别,最终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王新江给出了令人敬佩的答案……他捐献了自己的角膜和遗体,成为了望江县红十字会成立以来第三位捐献遗体器官的志愿者。

  他要求摘掉呼吸机 静悄悄地走了

  61岁的王新江老人虽已离世一个多月,但在望江县,很多人提到他时,都会竖起大拇指,并啧啧称赞,“他真了不起、思想境界真高”……

  5月17日傍晚5点多钟,饱受病痛折磨的王新江老人,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王新江生前是望江县疾控中心的一名退休职工。3年前,他被检查出肺大泡,在重症监护室住了十几天,才最终抢救过来。今年3月,他病情加重,确诊为肺癌。

  “二哥走的时候,是自己要求摘掉呼吸机的。”王新江最小的妹妹王建平告诉记者,二哥临走前,虽然不能动,也说不清话,但脑子一直是清醒的,他示意妻子摘掉呼吸机。

  “虽然他说不出来,但我们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想反正都治不好了,就不要再浪费医疗资源。而且他也担心,时间拖得越久,器官衰竭得越厉害,到时候能用上的就少了。”王建平说,嫂子一直在犹豫,但最终遵从了二哥的意愿,呼吸机摘掉一二十分钟后,二哥就去世了。

  当晚8点半,安徽省红十字会和望江县红十字会的负责人赶到医院;9点钟,遗体捐献仪式开始。没有挽联,没有花圈,在平静和敬仰的气氛中,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老人所在单位负责人、老人亲属在病房向老人深深地鞠躬,向老人做最后的道别。随后,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老人的遗体被运往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医大接收站。

  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医大接收站工作人员孙争争说:“王新江老人捐献的眼角膜是让失明者重见光明,器官主要用于我们安徽医科大学科研和救治其他急需的病人。我们非常崇尚这种情操,他的这种情操真的是很伟大的。”

  捐献角膜和遗体 是他最执着的心愿

  “捐献遗体(器官)是二哥生前最执着的心愿。”王新江的二妹王晓平说,一开始家人都反对,但他非常执着,最终家人都同意了,现在大家都为他感到欣慰和骄傲。

  在王晓平的眼中,二哥是个内秀的人,说得少,但想得多、做得多。他很平凡,兢兢业业地工作,简简单单地做人。他不喜欢热闹,最爱的是读书,从小就爱看书,常常看书到半夜,他家里有一整个书房的书。

  “二哥平常不怎么跟我们交流,我们也是4月份才知道他想捐献遗体。”王晓平说,二哥在确诊为肺癌后,4月初的一天,突然跟他们说起了要捐献遗体的想法。“他说,遗体烧了也就烧了,还不如捐出来为医学做点贡献……我们当时听到之后都觉得很惊讶,还有一点想不通,心里也舍不得,但他非常执着,最终我们都同意了。”

  王晓平回忆说,“二哥虽然平常没跟我们提起,但他一定在心里酝酿了很久。二哥的肺病很严重,他生病之后曾上网查过资料,发现这方面内容很少,于是就想把自己的遗体送去做实验,希望为医学上对他这种病的研究尽一点力。二哥平常读书多,精神世界丰富,对生死看得透彻,他能做出这样的决定,虽在我们的意外之外,但完全在情理之中。二哥崇尚伟人的情怀,他也想为这个世界做出自己的一点小小的贡献。”

  “确诊后,二哥以为自己最少还能活一年,但他情况一直不好,所以他就很着急,就怕赶不上办完捐献遗体器官的申请手续。”王建平说,最开始是他自己打电话跟望江县红十字会联系的,去签字时,则是家人陪他一起去的。那天刮着老大的风,但他很着急,打电话一定要让她来医院送他去红十字会。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本可以到医院来为他办手续的,但他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坚持要自己前去。那天回来后,他感冒了,之后病情更严重了。

  坦然面对生死 他的行为影响了很多人

  从提出申请,到办好手续,王新江老人整个过程之中都是坚定且坦然的。

  “在望江县红十字会,当听到工作人员说,会把捐献者的名字刻在一块大的碑上,每年春分时都会有很多人去纪念时,他很高兴,跟我们说,‘你看,多好呀,能得到那么多人的敬仰。’工作人员问他,器官捐献后,遗体还要吗?他说,不要了,什么都不要。”王建平回忆说,二哥当时在遗嘱上写:“我捐出双眼眼角膜,用于救助眼疾患者,捐出肝脏、肾脏,如果有可能还捐出皮肤,用于烧伤患者植皮手术,为患者解除病疼。”

  4月底,王晓平拿到了王新江的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证书,嫂子说,先不要把证拿给二哥看,怕他看了心里不舒服。但王新江总在问,“证书拿到了吗?给我看看啊。”“他看到证书时说,你看这上面写得多好。他非常高兴,因为觉得自己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很满足。”王晓平说。

  对于王新江的举动,起初很多邻居都不理解。王晓平告诉记者,同住一个院子里的老邻居看到她总说,“你哥这是干啥呀?怎么想出那么个点子来了?你们也不劝劝。”但王晓平在亲眼见证了二哥的选择后,她完全认同了二哥的做法。

  “二哥走的时候非常安详,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对他特别礼貌,说话都是轻言细语的,翻个身还会跟他讲,家里人看着很舒服,告别的氛围也很好。二哥生前叮嘱,他走后不要放鞭炮,也不要烧纸,这样不环保,大家心里有他就行。我们完全遵从他的意愿,觉得这样简简单单的也很好。”王晓平说,二哥的行为也影响了周边很多人,他们也都有了想捐献遗体的念头,尤其是嫂子,在红十字会时就打算跟二哥一起填写表格的,嫂子说,“你哥都不留遗体,我还留啥呢。”很多亲友看到她们时也都说,“你哥的做法很好,我都有这个想法了”。王晓平听到之后会觉得非常的欣慰,心中满满的都是对于二哥的敬佩。来年的春分,一家人会去合肥,到刻有王新江名字的碑前去,悼念他,顺便多了解一些遗体捐献方面的情况,毕竟身边这样的实例还是太少了。

关键词:新江角膜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