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民间护河队:用心守护一江碧水


  7月17日,入伏第一天。皖河支流江镇段在炎炎烈日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天空中朵朵白云映衬在水面上,犹如打散的蛋花汤。张余杰包裹的严严实实,深一脚浅一脚在水边走着,瘦瘦的身影越行越远。


7月17日,护河队的队员们在皖河支流巡查,清理河中的垃圾。 记者 王政  摄

  作为怀宁人的“母亲河”,皖河支流自该县石牌镇纳长河、潜水、皖水来水,向东流经平山、江镇、洪镇等乡镇,于安庆市西郊流入长江,全长42公里。

  皖河支流江镇段同丰圩区域全长有10公里,贯穿该镇日新村,村里数千居民依靠这片水域生存。然而,也正因此,过去这片水域,因为过度“利用”造成了严重伤害。

  “村民们生活垃圾没地方处理就丢进河里面;养鸡、养猪的粪便也倾倒在河里;还在河流沿岸乱搭乱建。河流环境被破坏了,水质也受到影响。”日新村村民张良说。

  眼看着家门口的“母亲河”满目疮痍,村里的老党员65岁的张余杰坐不住也看不下去了。清理垃圾、去除杂草、维护河道堤防、巡查乱搭乱建……拿着钉耙、戴着草帽、穿上雨靴,张余杰成了一名护河员。“一般情况下我每个星期至少要巡河三次,碰到雨水多的时候,巡河次数还要提高。河流是我们大家的,不能没人管,必须有人站出来为保护这条河干点实事。”张余杰告诉记者。

  在张余杰的发起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自愿护河的队伍中来。由于日新村“空巢”情况较为严重,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在外务工,于是,巡河护河工作大多由村里的老人承担。

  7月17日下午四点,张余杰站在河口村道上一声吆喝,三三两两皮肤黝黑的老人,从各自家里带着工具陆陆续续出门。老人们边往河边走去,边聊着天气、家常,义务巡河护河的道路欢声笑语不断。

  欢乐不仅来源于工作中有人结伴,同时也是因为“母亲河”在他们的守护下越来越美。“我们村现在有30多个人参与到保护河流的队伍中了,其中很多都是老党员、退休干部、老组长。眼看着这段水域水质越来越好,河里鱼虾越来越多,我们心情也跟着好起来。”张余杰说。

  不仅仅是日新村,作为皖河支流沿线“重镇”,江镇为了保护好河流生态,广泛动员民间力量。目前镇里已在下辖367个村民组设立民间河长,由村民组组长担任。与此同时,还发动村里留守人员、贫困户加入护河。

  天上日光灼灼,水下鱼翔浅底。老人们步伐坚定,默默守护着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