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岳西“三变”改革秋收图

  菊花黄、油茶红、葡萄紫……金秋时节,大自然在岳西山野间绘制出一幅多彩秋收图,到处可见“三变”改革结下的硕果,山野间升腾起丰收的喜悦。

  9月26日,当记者走进古坊乡下坊村时,锐新鞋服有限公司里一派红火,工人们正在为一批送往温州的货物忙碌着。这家公司今年9月初才满一岁,但已经有了可喜的成长:月营业额20多万元、解决50人就业、帮助26户贫困户脱贫。

  锐新鞋服有限公司诞生于“三变”改革的春风里。下坊村村民祝文赞是一名90后,因家庭贫困,很早南下温州打工。一次转机中,他开起了网店,年销售额一度超过500万元。这时,他产生了回乡办厂的想法。“我家曾是贫困户,所以想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

  祝文赞的想法很快和下坊村村干部一拍即合。当时,村党支部副书记刘三雷正在寻找探索“三变”改革的路径,想起村里闲置的厂房以及无法就业的贫困户,便有了想法。很快,双方达成协议,村里用50万元资金和厂房入股,并肩负招纳劳动力的任务,占51%的股份,祝文赞则利用专长,负责生产和销售,占股49%。双方各司其职,公司很快进入良性运转状态,全国各地的订单不断进来,成品鞋服不断走出。“这种村委会+公司模式是下坊村的初探,也是‘三变’改革的有益探索。”刘三雷说。

  同样体会“三变”秋收喜悦的还有白帽镇南庄村。“自从加入村油茶合作社以来,我在家门口每年就能有3000元收益,真正得了实惠。”南庄村贫困户徐观福是村里油茶合作社的102名股东之一。去年,南庄村决定通过“三变”改革发展油茶产业,引导农户盘活手中资源,用自家林地入股合作社公司。村民积极响应,共流转出630亩土地。挂果后公司农户按2:8分成。除去分红,贫困户还可以在基地上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南庄村探索建立的林业资产收益扶贫制度,连接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岳西县“三变”改革秋收图中也少不了冶溪镇石嘴村。9月底,石嘴村近100多亩菊花渐次开放。“让每一个入股的农户受益,是建立基地时做出的承诺,今年是个好收成,兑现承诺没问题。”村党支部书记胡时攀心里洋溢着幸福。

  一年前在石嘴村,“三变”改革还是个新词汇,现在却被频频提起。改变来自一片菊花基地。“我用五亩水田入股,每年年底拿分红,这就是资源变资产。”贫困户胡时应说。去年,兴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石嘴村投资建设生态农业菊花产业脱贫示范园,按照“公司+基地+贫困户+村集体”的运营模式,让群众和贫困户通过资金、土地等要素入股。“我家6亩水田,流转到公司种植菊花以后,就帮公司做好菊花田间管理,一年公司分红和务工收入预计可以达到14000元左右。”贫困户李明楼告诉记者。“三变”改革让石嘴村走出“造血式扶贫”的路子,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特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局面。

  硕果累累、瓜果飘香。岳西县迈出“三变”改革坚实步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正展现出别样的秋收图景。

关键词: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