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新奇事物增多 骗术层出不穷 老年人消费谨防各类陷阱

  10月16日,家住百花亭佳苑小区的徐老向记者反映,她在商场销售人员的“忽悠”下,买了一块玉石吊坠,事后一想觉得很后悔。今年以来,类似徐老这样遭遇的老年人不在少数,市消保委提醒:老年消费者须谨防消费陷阱,加强自我保护。

  难抵“中奖”诱惑

  10月16日上午,76岁的徐老说起被“忽悠”一事还是十分懊悔。徐老告诉记者,她平时身上几乎从不带“大钱”,那天在商场销售人员的劝说下,脑子一热花了600多元买下一块玉石吊坠,事后听说这块玉石根本不值钱,后悔不已。

  徐老说,10月5日,她一个人去城区一家大型商超买菜,就在她准备回家时,一位商场女销售人员拉住了她,给她一个刮刮卡,让她碰碰运气。“那个销售员还帮我刮开,然后讲我中了一等奖,两千元钱。”徐老回忆道。

  “她说我运气真好,只要再花476元钱就能拿走他们那儿价值2476元的玉石吊坠。”徐老告诉记者,她原本不太相信,但经不住销售员的再三劝说,想着既然中奖了,不妨花点钱买一个,正好儿媳没有这样的吊坠,给儿媳也好。于是回家拿了600多元钱返回商场。

  “她看我拿了600元钱回来,又劝我买这款2628元镶嵌凤凰的,又大又好看。”徐老说,“我也是一时脑子糊涂,就按她说的买了。等儿子儿媳回来跟他们一说,我才醒悟过来,感觉自己上当受骗了,心里很不舒服。”

  热衷保健养生

  除了轻信中奖信息,冲动消费之外,还有不少老年人热衷购买保健品。

  市民王刚告诉记者,他的父亲退休前是名教师,母亲是工厂工人。最近一年,老两口经常跟一帮老年人去“赶会”,上课、听讲座、领小礼品,然后花费好几万元带回一堆锅碗瓢盆等所谓的保健用品。

  “家里一堆都是他们高价买回来的保健锅碗,他们说用这个烧菜做饭吃了对身体好。”王刚说,这些锅的品牌他都没听过,感觉跟普通的锅没什么两样,不知道为什么老人会相信所谓的保健功效。

  “他们买些被子、毛巾什么的回来也就算了,还能用用。要是也买起了这个胶囊那个药品的怎么好?哪知道这些东西吃进肚子里对人体有没有伤害。”王刚说,为此他没少跟父母吵,但老两口一点都听不进去,还是照买不误。对此他非常苦恼。

  谨防消费陷阱,加强自我保护

  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姚爱莹告诉记者,今年以来,12315专线也接到一些有关老年人消费的咨询和投诉件。近几年,针对老年人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差、风险防范意识较弱等特点,利用绝大多数老年人过惯苦日子贪便宜和特别在乎健康的心理,一些不法商家骗术层出不穷。

  “老年人年纪大了,身体难免有不舒服的地方或者受到疾病的困扰,这时候应该去正规医院检查,争取有针对性的治疗,而不是寄希望于各类保健品的神奇功效。”姚爱莹提醒,老年人消费要理性,尽量不去占小便宜,花费大额钱款购买物品时最好和子女、家人商量下再决定。消费时要让商家提供发票等消费凭证,为后续维权提供依据。

  “此外,老年人可以参加老年大学,丰富老年生活,尽量减少接触不法商家,以免遭遇消费陷阱。”姚爱莹说,老年人热衷购买保健品,如果家人反对的态度强硬,容易激化矛盾,应当采取缓和的态度,引导老人避免冲动消费,提高辨别力。同时,子女、家人平时要注意关爱老人,多与老人交流,避免类似事情再发生。

  相关链接:

  不法商家骗术主要有:

  ⒈在住宅小区、早市或公园推销保健品或医疗器械,利用“赠送纪念品、免费试用”等促销手段吸引广大老年人。

  ⒉打着“专家免费讲座、专利、高科技、绿色环保”旗号,以质次价高的保健品诱骗老年消费者。

  ⒊以“神医、名医”会诊形式开展咨询,有意夸大老年人健康隐患,借机推销药品或医疗器械。

  ⒋以免费旅游、赠送体检等“策略”推销保健品,诱导老年人消费。